上一主题:人民币—第三套人民币
下一主题:人民币—第一套人民币
第一套人民币具有战时货币的性质,单位价值低,货币面额种类、版别较多,印刷质量、纸质较差,存在种种不足。新中国成立后,中央人民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统一全国财经工作,在很短的时期内实现了金融物价的基本稳定,国民经济得到了迅速恢复和发展,财政收支基本实现了平衡,并略有结余。为了进一步健全和巩固我国的货币制度,以便利交易和核算,国务院于1955年12月21日发布命令,责成中国人民银行自1955年3月1日起发行新币(第二套),收回旧币(第一套),新旧币的折合比率为新币1元等于旧币1万元。1957年11月19日,国务院发布《关于发行金属分币的命令》,决定自1957年12月1日起,发行1分、2分、5分3种硬分币。这是人民币硬币发行的开端。
第二套人民币共发行了11种面额,分别是纸币1分、2分、5分、1角、2角、5角、1元、2元、3元、5元、10元,硬币1分、2分、5分;由于后来对1元券和5元券的图案、花纹进行了调整和更换颜色,使第1套人民币的版别由开始公布的11种增加到16种,即1分券(币)2种、2分券(币)2种、5分券(币)2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