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主题:青铜为镜典故
下一主题:收藏人民币要做到“四
通过上文的举例和论述,笔者认为把葡萄和兽类组合在一起,应该起源于古希腊的酒神崇拜。也就是说在早期的酒神崇拜中,葡萄纹作为伴随纹饰出现在艺术作品中,后来不断发展,葡萄纹逐渐形成规则的图案,而且在葡萄间穿插禽鸟、动物和人类。这种组合仍然含有很大的表意功能,人们想表现的是大自然的和谐优美,同时也使画面显得生动活泼。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这一图案的装饰审美作用日益为人们所重视,于是渐渐脱离了酒神的范畴,成为一种装饰图案,应用在金属、陶器工艺和建筑中。这种纹样传到中国后,与中国传统的瑞兽纹相结合,被装饰于铜镜上,形成一种在众人看来非常奇怪的组合。通过对这一纹饰寻根求源之后,我们就会发现其实它一点都不奇怪,它是东西方文化的结晶,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我国栽种葡萄的历史非常久远,新疆地区早在新石器时代即已种植了葡萄,新疆出土葡萄纹陶器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但是史书记载说葡萄是在汉代由西域传入中国的,这实际上也并不矛盾,张骞出使西域,开通了著名的丝绸之路,而葡萄就是在此之后传到了长安,据说长安的上林苑就栽种了葡萄。虽然内地在汉代就有了葡萄,但毕竟非常稀少,不可能成为人们创作的对象,因此中国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几乎看不到葡萄纹饰。那为什么唐代 首先在唐代出现葡萄纹,我认为与唐代的开放精神有很大的关系。唐代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