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主题:中国古玉的文化内涵
下一主题:闲谈玉文化
归纳起来看良渚文化玉器的显著特征有以下几方面:其一,玉料多来源本地,部分为软玉;其二,大型玉器多为与宗教、祭祀和象征财富有关。装饰玉器多为小件,缺少生产玉工具;其三,礼器玉器工艺考究,雕琢精细,打磨圆滑,出土玉器常出现“包浆壳”,也称“玻璃光”;其四,玉器纹饰多为剔地浅浮雕和阴线刻,刻线呈细弧线和楔形,显然是用坚硬的器具刻划而成;其五,兽面纹、神人兽面纹饰尤其特殊,纹饰由简到繁、由粗到精,很注重对称美;其六,玉璧多为素面,雕琢粗糙。
与良渚玉器相比,红山文化少见呆板的方形玉器,而以动物形玉器和圆形玉器为特色。典型玉器有玉龙、玉兽形饰、玉箍形器等。红山文化琢玉技艺最大的特点是,玉匠能巧妙地运用玉材,把握住物体的徒刑特点,寥寥数刀,把器物的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十分传神。“神似”是红山文化古玉最大的特色。红山文化古玉,不以大取胜,而以精巧见长。
从良渚、红山文化的古玉多出自大中型墓葬分析,新石器时代玉器除祭祀天地和陪葬殓尸等几种用途外,还有避邪,象征权力、财富、贵贱、地位等用途。使得中国玉器一出现就带有神秘色彩。
长江下游新石器时代除著名的良渚文化外,还有河姆渡文化、马家浜文化、崧泽文化。这三个文化出土玉器数量不多,主要是头饰和佩饰璜、珠、环等及玉斧、玉锛等小型玉工具。北方新石器时代除红山文化外,还有龙山文化、大汶口文化等,其中龙山文化玉器较多,品种有玉铲、玉圭、玉琮、玉刀、玉块、玉璇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