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渚文化中玉器的特点
发布时间 2019-09-10 浏览 51944 次
文化的面貌。良渚玉器一时成为了世界古玉收藏家的搜集目标。鉴别良渚古玉最可靠的方法是利用科学手段进行测定。一般的目测,可以从良渚玉器质地入手:真正的优质良渚古玉,质地细密坚韧,玉器表面多泛出宝石光辉,晶莹光泽。触之手感光滑,与人工上蜡和机器打磨的光泽不同。玉色以黄绿为基调,少量为谈赭红色。出土的玉璧、环等器面常有白色、赭色或墨绿色的盘状条斑,颜色驳杂,质地并不纯净。在工艺上有粗放和细致两种。制作精致的玉璧,表面光洁,轮廓线挺拔,转折圆润,并且很少见到碾钻的痕迹;粗放型玉璧则厚薄不匀,边缘磨损,有明显的切割、旋钻擦痕。鉴定良渚玉器最主要的是要考察琢制工艺。良渚文化玉器运用细密阴刻线的技法十分娴熟,在放大镜下观看,那些细如发丝的线纹,显出短线切割连缀的痕迹,跳刀贯通,极为清密严整。此外,抛光工艺讲究,也是良渚古玉的特点。良渚古玉器表面平整光洁,但仍能感受到手工打磨,长久搓磨的痕迹。良渚文化玉器种类较多,典型玉器有玉琮、玉璧、玉钺、三叉形玉器及成串玉项饰等。良渚玉器以体大为特征,显得深沉严谨,对称均衡得到了充分的应用,尤以浅浮雕的装饰手法见长,特别是线刻技艺几乎达到了望尘莫及的地步。最能反映良渚琢玉水平的是形式多样,数量众多,又有使人高深莫测的玉琮和兽面羽人纹的刻画。

归纳起来看良渚文化玉器的显著特征有以下几方面:其一,玉料多来源本地,部分为软玉;其二,大型玉器多为与宗教、祭祀和象征财富有关。装饰玉器多为小件,缺少生产玉工具;其三,礼器玉器工艺考究,雕琢精细,打磨圆滑,出土玉器常出现“包浆壳”,也称“玻璃光”;其四,玉器纹饰多为剔地浅浮雕和阴线刻,刻线呈细弧线和楔形,显然是用坚硬的器具刻划而成;其五,兽面纹、神人兽面纹饰尤其特殊,纹饰由简到繁、由粗到精,很注重对称美;其六,玉璧多为素面,雕琢粗糙。

与良渚玉器相比,红山文化少见呆板的方形玉器,而以动物形玉器和圆形玉器为特色。典型玉器有玉龙、玉兽形饰、玉箍形器等。红山文化琢玉技艺最大的特点是,玉匠能巧妙地运用玉材,把握住物体的徒刑特点,寥寥数刀,把器物的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十分传神。“神似”是红山文化古玉最大的特色。红山文化古玉,不以大取胜,而以精巧见长。

从良渚、红山文化的古玉多出自大中型墓葬分析,新石器时代玉器除祭祀天地和陪葬殓尸等几种用途外,还有避邪,象征权力、财富、贵贱、地位等用途。使得中国玉器一出现就带有神秘色彩。

长江下游新石器时代除著名的良渚文化外,还有河姆渡文化、马家浜文化、崧泽文化。这三个文化出土玉器数量不多,主要是头饰和佩饰璜、珠、环等及玉斧、玉锛等小型玉工具。北方新石器时代除红山文化外,还有龙山文化、大汶口文化等,其中龙山文化玉器较多,品种有玉铲、玉圭、玉琮、玉刀、玉块、玉璇玑等。

1  2  3  4  5  6  7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