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三礼玉论”(一)
发布时间 2020-04-01 浏览 51926 次
典瑞必须根据天子关于政治用玉的法度规定,对玉器的形制、尺寸进行鉴别和划分,并根据朝廷命官的官阶和礼仪场所的等级,按人按物,分名分等,掌握好标准和尺度。二是“与其用事”,典瑞必须按照不同内容的政治活动和礼仪场所,如祭祀、大婚、盟会、朝聘、丧葬等,提供各种不同款式和等级的玉器。三是“设其服饰”,这也是以“辨其名物”为前提,根据官员的爵位和等级提供不同标准的佩玉和装饰。

瑞是当时宫廷符信之具,周制以特定形制的玉器作为瑞具。《说文"玉部》解释为:“瑞,以玉为信也。”所以玉瑞是玉器中几种特定的东西。那么,究竟哪些东西可以称为玉瑞呢?《白虎通义"文质篇》曰:“瑞谓圭、璧、琮、璜、库也。”这是汉代的说法。在《周礼》中尊为瑞玉的东西有六种:即镇圭、恒圭、信圭、躬圭、谷璧、蒲璧。圭、璋、璧、琮、琥、璜称为六器。就瑞玉而言,是专指当时朝廷封官拜爵的信物。即相当于任命证书,又相当于官衔标志,是按照君主和公、侯、伯、子、男六等爵位顺序颁发,供其在官场礼仪中使用。六器是专用的礼器,每种都有不同的形制、不同的象征内容,适用于不同的礼仪活动。

典瑞也有固定的编制和级别。根据《周礼》的规定:“典瑞中土二人、府二人、史二人、胥一人、徒十人。”总人数只有17人,没有配备玉贾之役。显然,它比玉府要小一个等级。典瑞的主要任务只是负责六器与六瑞的保管,并且按照天子的命令对各级官员提供发放和使用之物。六器与六瑞都是玉器的范畴,典瑞理所当然也是一个管玉的机构了。典瑞和玉府的主要区别就在于:它们分管的玉器在具体品种和适用范围上分属于两个不同的等级。就收藏而言:法度之玉由典瑞掌管,良货贿之玉由玉府掌管;就使用对象而言:典瑞所负责的是各级官员的瑞信玉器和礼玉,玉府所负责的只是天子一人的用玉。它们的分玉是相当明确而又严格的。

由此,我们可以认识到典瑞的性质。在政治地位方面,典瑞是国家上层权力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组织配备方面,它的官员亦具有相当的政治级别和政治权力;从分管范围来看,它既要掌握瑞信之玉,又要负责礼宾的等级法度。既掌管朝廷的信器发放,又要掌握礼节尺度。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典瑞的职能似相当于后代玉朝礼部和礼宾部门的一部分功能。以工作为瑞信是当时特定的历史条件下所形成的情况。我国的玉器从来就不是单纯的工艺美术品,它曾经在古代的意识形态领域和国家的政治生活当中发挥过举足轻重的作用。典瑞作为一个专职的管玉机构,事实上正是一个纯粹的政治机构。

③弁师

弁师也是一个专职的管玉机构。开师属夏官司马,职官设置及属员编制规定为“下士二人、玉四人、史二人、徒四人。”这是《周礼》所规定的管玉机构中规璜最小的单位。《周礼》中关于它的职权和职能是这样说的:舟师掌玉之五冕,皆玄冕朱里延纽。五采煤十有二就,皆五采玉十有二,玉并未级。诸侯之缘游丸就,好玉三采,其余如玉之事,线游皆就,玉填玉异。玉之皮卉,会五采玉踉,象部玉并。玉之奇经,开而加环见诸侯及孤卿大夫之冕,韦舟,皮卉,开经,各以

其等为之。而掌其禁令。并是一种古代用皮革制成的帽子,说明养师所执掌的是上自天子下至诸侯大夫所佩戴的冠冕首服。不但要负责供给,更重要的是执掌服用的规矩和禁令。须知,无论是前文所说的瑞信,还是这里所说的首服,甚至后文将要介绍的葬、祭、婚、仪等宫廷用具,在等级森严的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里,规矩和禁令都是十分的严格,是万万差错不得的。若稍有错讹,便构成“信逾”之罪,那是要杀头和灭族的。

为什么说管理冠冕首服的官府是管玉机构?我们从上面引用的《周礼》原文就可深知了。古代玉者的冠冕前后都悬挂玉珠串,古称为旒。旒所串的玉珠分为青、赤、黄、白、黑五种玉色,也须用五色丝线串就。每串称为一旅,每旅十二粒玉珠,每株间隔一寸,这也称为一就或一旒。自天子算起往下排列,共有五种冠冕,主要以施的多寡来区分。等级最高的叫充冕,有十二旒,为天子专用。以每施十二粒计,前后共二十四流,应用玉珠288粒。天子以下往后推之,诸侯及卿大夫首服等级为绔冕九旅,用玉珠216粒;毳冕七脖,用玉珠168粒;佛冕五旅,用玉珠120粒;玄冕三旅,用玉珠72粒。除了十二沈玉珠而外,冠冕还须用专门的玉实束发固定、用红色的丝绳系冠。当然,除了这些,还必定有其他玉石和宝石镶嵌于冠冕之,这一顶冠帽的份量是相当重的。至于诸侯的冠帽,不但只有九旅,而旦丝绳只有三色,所使用的玉珠也只能是级别较低的报玉制成,要明显的低于天子。而且,诸侯还必须使用玉的耳塞,表示惟玉命是从,只听命于玉者,不对听任何不合法度之音,这就是玉琅。天子所戴的皮帽也须用玉来装饰。通常每顶皮帽需十二片皮革拼缝而成,帽子上也就留下了十二条缝,这就是引文“会五采玉’中所说的“会”。在这十二条皮缝之上,也分别装饰十二串五彩玉镇,每串也是十二粒,犹如十二丑跷。玉串在皮缝处打结固定,这个结就叫“琅”,镇下四周还要用象牙镶嵌装饰,可见天鉴子的一顶皮帽也确实非同凡响。诸侯及卿大正夫以下当各以其贵贱等级依此类推。至于“并而加环理”之说,那是丧礼用之,经是麻做的丧带。

我们从上述文字的分析中,可以清楚地看到,弁师团是执掌天子及公侯人等的冠带,但这冠带是以玉为主体,是权力、等级的标志和象征,古代冠冕用玉之多是相当惊人的。我们根据弁师所掌握的玉石品种、数量及其性质,将其列为管玉的政治机构,应无大的差错。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