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三礼玉论”(二)
发布时间 2020-04-01 浏览 50371 次
是当时的历史条件下的一个特殊现象。

或许有人会提出疑问,《周礼》一书本后人所撰,《周礼》中所说的这些职官是否真有其事?确实,如此庞大的机构实难一一考校。但是,有一点是不容置疑的:商周时代所生产和实际使用的玉器总量是相当惊人的。如此规璜之巨的玉器产出,从原料采集到琢磨加玉,还要进行产品形制的管理,还要严格执行政治礼仪的禁令,这一套工作量是相当惊人的,它所涉及的管理领域是可想而知的。“三礼玉论”所说的众多管理项目确实是生产实践所必需,即使没有这些机构的名称,但这些事总是需要有人去做的。从这个角度来分析,“三礼玉论”中关于管玉机构的设定恐怕不是空穴来风。如若不然,古代国家对玉器的大量需求便失去了坚实的保障。

在三千多年前的周玉朝,当时的国家政权机构毕竟还远不如封建社会后期国家机器那样完备和周密,但管玉机构竟如此的齐备,职能分玉竟如此的细致(至少在理论上是如此)。这恐怕在世界文明史中是绝无仅有的。

(2)六器与六瑞

六器是玉制的礼器,专用于礼拜神灵。六瑞是瑞信玉器,也属于礼器范畴,是朝廷命官的凭证。因《周礼》包含有当时的政治、思想、制度、礼仪等一整套社会政治理论和法规,是广义的礼,所以六器和六瑞都称为礼器。

《周礼》曰:“以工作六器,以礼天地四方:以苍璧礼天、以黄琮礼地、以青圭礼东方、以赤璋礼南方、以白琥礼西方,以玄璜礼北方。皆有牲币,各放其器之色。”

《周礼》亦曰:“以工作六瑞,以等邦国:玉执镇圭、公执桓圭、侯执信圭、伯执躬圭、子执谷璧、男执蒲璧。”

周制治政,其中心内容和措施是建立和依据六典:其一是治典,用来掌管天下、治理官府、统治万民;其二是教典,藉以安定天下,教化臣民,使其善良和顺从;其三是礼典,用来协和各国,统驭部属,使臣下和百姓敦睦相处;其四是政典,藉以平服天下,各安其位,使万民平均赋税,公平待遇;其五是刑典,藉以制止叛乱,诛罚犯罪,督察百姓;其六是事典,用以富强天下,使臣属和百姓建功立业,生息繁衍。而其统治术的核心,不外是神治和人治两大部分。所谓神治,即信奉神灵,借助于神异的力量来巩固和加强统治;所谓人治,即建立宝塔式自上而下的一整套的统治机构,实施有效的治理。神治方面的最高统治代表即为天地四方之神,此以六器代表之;人治方面的最高统治集团即为以天子为代表的公、侯、伯、子、男上层权贵,此以六瑞标志之。六典的政令举措和六器六瑞的理论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所谓“建邦之天神人鬼地示”,即承认天地人鬼均为建立国家政权之要素。周玉朝所有的政治理论和重大的政治活动都离不开关于六器六瑞的理论以及对它们的实际运用,所以,将六器六瑞的理论视为周代统治理论的纲领,应是不为过的。

1  2  3  4  5  6  7  8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