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说青铜病、粉状锈与有害锈
发布时间 2021-04-06 浏览 49708 次
。因此,未经过科学分析结果界定,就说器物有了"粉状锈",器物就需要处理是不科学的。那么,器物需要处理的一个基本条件,到目前为止,至少是通过检验在器物上发现氯化物的存在。

在金属类器物的腐蚀产物中,我们常常把锈蚀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对器物无害的腐蚀产物;另一类就是我们所说的"有害锈"。当然这是相对而言的。无害锈往往是本身相当稳定,不参与或促进任何进一步的腐蚀过程的锈蚀。有些锈蚀还相当致密,对器物有一定的保护作用,而且是器物年代久远的象征。如铁器上的磁铁矿、磷酸铁、铬酸铁化合物、铅器上的硫酸铅和青铜器上的碱式碳酸铜等。对青铜器而言"有害锈"主要是指铜器上腐蚀层中的氯化物、硫化物等。硫化物破坏器物的艺术欣赏价值, 而氯化物则促进器物进一步循环往复的反应。如氯化亚铜、副氯铜矿、氯铜矿、羟氯铜矿、水氯铜矿、氯磷钠铜矿和铜氯络合物等在一定的条件下都可能产生氯离子,造成对器物进一步腐蚀的威胁。一般说来, "有害锈"是人们研究的根本, 无论是在"青铜病"还是"粉状锈"概念中, 都要有"有害锈"的因子, 如氯化亚铜或氯铜矿。"有害锈"是一个广博而实质的概念, 对青铜器而言问题是它具体内容的框定。现今人们经研究发现,并非所有铜的氯化物都能导致"青铜病"腐蚀循环过程的发生,而只有"活性"的氯化物是有害的。鉴于目前对产生"活性"氯化物的条件、形式尚没有统一的认识和确切的科学研究结果,对青铜器而言"有害锈"的概念也就抽象化成为理论值了。是否青铜器上有氯化物就必须要除去, 是否可通过环境的控制来控制非活性的氯化物以减少对器物表面信息的破坏, 都是今后研究的课题。

综上所述,就青铜器而言,"青铜病"描述的是青铜器在空气、水分和氯化物作用下循环腐蚀的一个过程;"粉状锈"定义的是一种表面现象,它只有在科学分析、鉴定的条件下才具有人们所认为的实际意义;"有害锈"描述了事物的本质, 就目前来讲对青铜器尚需进一步的科学研究才能确定它的实际内涵。

1  2  3  4  5  6  7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