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主题:青铜酒器纵横谈
下一主题:金文的鉴定与辨伪
在文物考古界和文物保护领域“青铜脖是一个大家都十分熟识的概念。但是,“青铜脖的确切含义是什么却并不是每个人都十分清楚,另外“青铜脖和青铜器上有害锈蚀氯化亚铜、碱式氯化铜等的关系, 以及明明是一种腐蚀却称之为“脖等问题尚需要追踪求源, 有一个明确的答案。
首先需要弄清楚“青铜脖这个词的来源。“青铜脖这个词是个舶来品。早在十九世纪末, 人们就注意到了这种能够迅速发展并能蔓延到相邻的器物上的锈蚀,其最终能导致整个器物的酥粉、毁溃。 最早描述这种现象的恐怕是意大利语词中的“rogna” 和 “caries”, 其意为器物上的疤蚀和细菌对骨或牙腐蚀的一个医学名, 当时人们认为这种腐蚀是由于细菌或霉菌造成的, 并能象人们得传染病一样可以迅速扩散、传染, 由此称之为“青铜脖。实际上, 早在十九世纪末到二十世纪初把博物馆中器物的腐蚀归因于微生物侵蚀结果的还有锡器、铅器和玻璃器, 并分别称之为“锡疫”、“铅脖和“玻璃脖。现在我们知道其分别缘于低温相变、有机酸侵蚀和温湿度变化与碱蚀的相互作用。现在看来, 用“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