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玉猪
发布时间 2021-06-20 浏览 48936 次
莹。单眼皮特别细长,吻下尾部穿小孔。陕西西安北郊东汉玉猪。灰白玉,光洁纯净。用直线划出三角形眼,吻下尾部穿小孔。汉代的玉猪形式略有变化的,如山东济南王陵西汉玉猪。“汉八刀”工艺仍然沿用,但明显不占主导地位,只在颚脚、腹脚的分界线上。许多地方如腿腹、肩脊等处的结构变化,采用细刻线条勾勒表示,耳朵呈隐起状,耳涡仔细磨出,整头猪的轮廓线变得圆浑饱满,更趋写实风格。玉猪受沁严重,鼻损处钙化为鸡骨白,原玉本色几乎看不到。玉猪变化较大的如山西朔州西汉玉猪。小耳、小脚,几成甲壳虫状。没见惯用的“汉八刀”工艺。灰白玉,受沁严重。汉代玉猪形式上变化最大的,如陕西长安茅坡西汉片状玉猪。青玉,部分土沁。完全没有“汉八刀”的工艺痕迹。用毛糙的线条,十分具象地勾勒出一头长吻、獠牙、菱形目、细长耳、回卷短尾、倒冲刚鬃的、狂奔乱窜的野猪形象。

很奇怪,玉猪在汉代盛极一时之后,突然变成了稀有品种。这是为什么?笔者认为,汉代随着外来佛教的强势传入,本土宗教受到了极大冲击。玉器在汉以前曾经至高无上的、功能神秘的特殊地位同样受到波及,原来完全由琮、璧、圭、璋等玉礼器沟通天地山川、日月星辰、祖宗神祇等的宗教思想领域,被释迦牟尼主张“众生平等”、“有生皆苦”,并以涅槃(超脱生死)的理想境界的佛教所漫湮。玉器开始从虚幻的神坛走向现实,逐渐成为了仪表、地位、服饰等的生活用品。玉猪原来神秘的财富功能也在此间黯然褪色,并被经济价值更加清晰、表达意义更加直接的金银财宝所替代(有些玉器干脆直接雕成金元宝的造型以示财富)。另外一个原因便是人们对猪的看法也突然来了个180°的大转变,开始由褒为贬。猪一旦失去了重要的财富象征,那么剩下的便是一副慵懒、贪睡、猴急的丑态。于是,猪,自然而然地变异为詈辞。


战国湖北枣阳九联墩叠人踏猪形玉珮


西汉山西太原尖草坪玉猪

1  2  3  4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