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主题:黄花梨根雕茶几
下一主题:玉雕技艺史
古代把未琢之玉称之为"璞",璞玉的外皮可分为色皮、糖皮、石皮等几类。现在的和田奇石中,最珍贵的就属此类。和田军分区的奇石收藏者唐传林说,和田玉质地温润、半透明,各种俏色组成的图案,极具韵味,观赏性强。和田玉本身就很名贵,玉上若有图案,那就更难能可贵了。
和田美玉甲天下,买玉的去处除了市区大大小小的玉器店外,就是和田玉石巴扎了。
巴扎在维吾尔语中是"市场"的意思,如今的和田玉石巴扎早已远近闻名,其含义也远远超出了"玉石市场"的称谓,古今中外、天南海北的奇珍异宝皆汇聚于此。
和田人售玉自古有之,据史学家考证,《管子》一书中的"禺氏之玉",就是以售玉部落命名的玉石,"禺氏"就是"月氏"的音译。不过,在历史上民间公开进行和田玉交易是很少有的,如清代就严禁民间交易,和田玉实行官办。如今和田玉市场火爆,普通老百姓只要来到和田,就可以实现拥有和田玉的愿望。
"昆山美玉"自古闻名于世,生活在昆仑山下、白玉河畔的和田各族人民,世代都有"上山采玉、下河捞玉"的习惯。古代和田人传统的采玉方法是拣玉和捞玉,夏季昆仑山上的原生玉矿经风化剥蚀后的玉石碎块,由洪水携带奔流而下,到了低山及山前地带因流速骤减,玉石就堆积在河滩和河床中。秋季气温下降,河水渐落玉石显露,所以秋季成为人们拣玉和捞玉的最好季节。传统采玉方法在我国古代文献多有记载。
如今,和田老乡们又创造了新的采玉方法--挖玉。出和田市,入洛浦县境内,从桥上看去,河滩上远近撒着些挖玉人的身影,重复着千年和田采玉情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