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墟的文化价值和意义
发布时间 2021-09-05 浏览 49046 次
分白陶、硬陶及釉陶(原始陶)。有迹象表明,大部分硬陶可能自长江中游一带输入,釉陶可能也来自南方。

(二)、铜器(含铅器、金器)

殷墟是出土商代铜器最多的遗址,总数约6000件。其中大宗为兵器,容器约占其中的六分之一。此外还有工具、车马器以及其它杂器。举世皆知的青铜器有司母戊鼎、妇好三联甗等。

殷墟铜器绝大部分是用铜铅、铜锡、铜铅锡为主成份铸造的青铜合金。只有极少数纯铜制品。铜器的铸造方法是块范法。

铅器多见于殷墟第三、四期墓葬中。以戈最为常见。

金制品最多见的是金叶。

(三)、玉器

殷墟历年出土的玉器大约2600余件。玉器原料以新疆和田玉为主,另有部分南阳玉和岫岩玉。殷墟玉器涉及生产工具、生活用具、礼器仪仗、装饰器、玩赏品五类。

多数玉器的色泽呈绿色、黄褐然、白色或棕绿色。其次为灰色或黄色。只有极少数黑玉。殷代制玉已经有了一套从选料、开料、造型、钻孔到琢纹、抛光的完整工序。玉器造型往往圆雕、浮雕并举,刻镂兼施。勾彻挤压、细钻精磨。

其余还有:石器、骨器、牙器、蚌器、竹木器、漆器、皮革制品、编织品和车马坑。

七、殷墟遗址出土的汉文字

殷墟出土的文字包括甲骨文、铜器铭文、陶文以及玉石器上的文字数种。其中甲骨文占绝大部分。据统计,迄今殷墟已出土甲骨卜辞约15万片,记有单字5000个左右。其中约有1500个已为学术界识读。甲骨文的内容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天文、气象等多方面,是研究殷代社会的珍贵资料。

殷墟有关甲骨文的几次大的发现,分别是1936年的H127甲骨贮藏坑、1973年的小屯南地甲骨和1991年的花园庄东地甲骨贮藏坑。

H127位于小屯东北地。是1座圆形坑。坑口直径1.8米。内出刻辞甲骨17096片,其中卜甲17088片,卜骨8片,完整的卜甲近300版。

小屯南地甲骨系指殷墟小屯村南发现一批贮藏坑中贮藏的大量甲骨。其中卜骨5260片,卜甲75片,大版而完整的刻辞卜骨近百版。

花园庄东地甲骨坑位于花园庄东100余米。坑口呈长方形,长2米,宽1米。出土甲骨1583片。其中刻辞甲骨579片,完整的刻辞卜甲300余版。该坑年代属殷墟文化一期。其甲骨卜辞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卜辞的主人不是王而是“子”。因而对商代家族形态的研究以及甲骨学中“非王卜辞”的研究具有重要价值。

铜器铭文散见于部分铜器的器表或器底。以1~2字者常见。只有少数铜器发现较长的铭文。后冈祭祀圆坑出土的“戍嗣子”鼎是目前所知铭文最长的殷墟铜器。铜器铭文的内容多数是族徽或与墓主有关的称谓。只有少数长篇铭文属记事类。

陶文以及玉石器上的文字不甚多见。通常契刻或书写在陶器或玉石器的器表。多数只有1~2个字符。个别字数稍多。内容主要包括数字、方位、人名、族名或国名、图形文字、干支、易卦、占卜或其它方面。

八、殷墟的价值与意义

在一项由中国权威考古学术刊物《考古》杂志主持的“中国20世纪100项考古大发现”的评选活动中,安阳殷墟遗址以最高得票数名列第一。参加这次投票活动的有中国全部8个国家级文物考古机构,11所设有考古学系的重点大学以及28个省、市、自治区和香港特别行政区文物机构的近百名知名考古学家。评价指标分三项:一是具有重大的科学价值和意义,二是在国内外产生过重大社会影响,三是在中国考古学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殷墟遗址在上述三个方面,均具有无可争议的重要性。

(一)、殷墟作为晚商都邑遗址,它的文化遗存,特别是其甲骨卜辞的某些内容,可与文献中的商王朝相联系,证实了文献中只有零星记录的商王朝的存在,并由此使《史记殷本纪》等文献所载内容成为信史。对20世纪初期以来,中国学术界在历史研究中盛行的疑古之风作了正面回应。随着商王朝的存在被考古学证实,中国学术界得以展开有关文记载中的“夏王朝”的探索。因此殷墟的发现对中国历史学研究产生了巨大的动力。

(二)、殷墟是中国考古学史的缩影。殷墟是中国所有古遗址中发掘时间最长、积累经验最丰富的遗址。发掘殷墟时所创造的许多方法被带到各地,并在考古工作中应用。殷墟也被许多学者称为“中国考古学家的摇篮”。从殷墟走过的路程中,我们可以看到中国考古学从初创到成熟、不断获得发展的进程。

(三)、殷墟所展示的一些文化现象是中国历史上某一时段中的独有现象,今天已不复存在。此类文化现象首先可以提到的是商代大规模的杀人祭祀现象。仅殷墟王陵区,现已探明的以人为牺牲的祭祀坑就达2000余座,总人数在10000人以上。虽然在其它国家和地区的古遗址中也发现过杀人祭祀遗迹,但杀殉万人以上的祭祀场所,为中国商代社会所独见。

(四)、殷墟所展示的高度发达的物质文明和创造文明成果的技术手段也是独有的。最典型的例子是块范法青铜器铸造技术。正是这种技术,铸造了包括重达832.84千克的司母戊鼎在内的巨型青铜器。

(五)、殷墟甲骨文是世界三大最古老的文字体系之一。它不仅证明古老的汉字是独立起源的,还提供了中国古代独立的文字造字法则。这种文字对3000年以来的中国文化产生了根本性的影响。十余亿中国人今天所使用的汉字即源自甲骨文。

(六)、考古遗迹表明,商王朝时期是中国某些重要制度的转型时期。其中包括中国过去3000年以来城市布局的中轴线制度,也包括中国历史上沿用长过数千年之久,今天仍然为许多地区老百姓所喜爱的“四合院”式建筑式样。

(七)、商文明是世界几个主要早期文明之一。殷墟文化代表了中国商文明乃至整个中国青铜时代的鼎盛时期。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