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艺纵横谈
发布时间 2021-09-20 浏览 45551 次
观赏品,便是明代人所作。《陶庵梦忆》一书,对明代人的根艺创作有着详细记述:“貌若无能,而巧夺天工……然其所以自喜者,又必用行之盘根错节,以不易刀斧为奇,经手胳冲磨之而逐得重价。”

清代,许多根艺家继承和发展了木雕传统技艺使根艺创作达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并发展成了专业手工作坊。其中尤以福建的莆田、仙游、福州以及浙江的宁海、浦江、杭州天竺等为著名的产地。福建生产的“福禄寿三星”、“麻姑仙女”等成为具有浓郁地方色彩的产品。浙江宁海、浦江一带则把根艺人称为“柴珠人”。“柴珠”在当地是“烧材”的意思。所谓“柴珠人”,是谓这些人能把原本只用于烧火的废料点化成宝的意思。由“柴珠人”创作的历史人物和传说人物如姜子牙、关公、诸葛亮、杨贵妃、王昭君、貂婵、八仙、寿星、魁星等生动自然,无一雷同。

根艺美术从古至今之所以能够得到人们的喜爱,完全取决于它特殊的艺术形式。从潜意识来说,人类自从动物界分离出来以后,便不断思索自身与自然界的关系。在大约完成于西周时期的《周易》一书中,古代先哲们便已提出了“天人合一”的思想。根艺品作为一种特殊的“天人共创”的艺术形式,恰恰反映了人类认识的这种深层意识。由于根艺品充分利用天然根所形成的弯、曲、结、疤、纹、痕、沟、槽、奇、丑、凹、凸、漏、透、皱等特点,满足了人们向往自然、回归自然、返朴归真的艺术心理追求。

一件本来散落在野外沟坎路旁或农家柴火垛中的枯根朽桩,通过独具慧眼的根艺美术爱好者或工作者的发现,经过作者本人的细心解读,使心灵与自然神韵发生碰撞,从而激发出创作灵感和思维火花,再经过灵活巧妙的艺术加工与处理,使之焕发出特有的艺术魅力;通过作品与观赏者的心灵发生沟通与共鸣,从而显示出根艺美术作品特有的社会艺术功能,产生出根艺品的艺术美。

1  2  3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