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主题:民国 象牙雕“浒溪草
下一主题:郑州密玉的传说
青铜器的铸造操作简单,成形方便,但在制作一强度要求较高的小型壁薄的器物时却难以成功。东周之后,先后出现了一系列的金属加工技术,来改善这个现状,包括青铜器的热处理和外镀技术,热处理技术包括退火和淬火;外镀技术包括外镀铅锡和外镀金银。
随着青铜技术的发展和繁荣,以及青铜器的普遍使用,在历史上出现了以青铜器艺术为主导的工艺美术,我们称之为“青铜文化”。青铜器艺术主要表现在青铜器的造型、纹饰及艺术表现手法上。
青铜器艺术在其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多种造型系统。首先,青铜酒器包括爵和觚,爵有卵圆形腹,腹侧有可供把握的,爵口沿上有双柱,前有流,后有尾。觚是由上下两个相背的圆锥体相接而成。其次,青铜器炊食器中富有代表意义的鼎,在不同的历史阶段的着不同的造型。商代到西周初期,鼎以圆腹鼎和方鼎为其主要造型。到西周时期,鼎则流行圆鼎的造型,基本牲是圆腹、立耳、柱足,鼎耳宽厚,腹部上端微内收,下部略为凸出,体积感很强,整体很庄重、和谐。除酒器和炊器外,青铜器造型还包括当时的水器、乐器及兵器造型等等。
青铜器艺术中的纹饰在工艺美术中也具有不凡的地位。其主要纹饰包括商代的饕餮纹、夔龙纹、云雷纹等,商代后期到西周初期的风鸟纹等动物纹,和西周中期的窃曲纹、波纹等。
青铜器技术的出现及发展,正是中国历史从原始部落向奴隶制国家的转变时期,并且青铜器是作为一种礼制器具而出现的,由此形成一系列的“青铜文化”如青铜雕塑、工艺美术及金文。因此,研究青铜文化,对研究国家的形成、礼制的兴起及以后的中国工艺美术发展史,都具有一定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