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雕作品中繁与简的共存
发布时间 2021-11-26 浏览 44206 次
节,精细雕琢的饰品能体现雕琢的技法。 玲珑剔透,这是人们形容玉石雕刻成品后的词语。因为玉石材料的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可以精雕细琢。 “汉、唐、清”代三个玉器的鼎盛时期风格,在很多资料图片和实物中,可以看出“汉、唐”由于工艺的局限,玉器的造型简洁而圆润,图案勾切精美,而清代玉器雕工精细、穿枝过梗、衣带翻飞显示了玉雕技法的成熟。随着时代的变迁,人们对玉石的“坚硬质脆、晶莹剔透、色泽润美”特质越来越深刻的了解,追求原石的质地美重新引起人们的渴望。因此 ,在我们的创作设计中,如何发挥玉雕精雕细刻的技法,避免繁琐的弊病,就成为一个值得探讨与重视的问题。

二、玉料的特性对设计的影响

一件好的玉雕作品,应根据玉石的料质因材施艺,确定造型、题材与雕刻的处理手法。复杂的主题固然能发挥玉石耐精雕的特长,但简也可以表现特玉石的自然质地。繁要以简相衬,才愈增其茂;简如以繁相托则愈觉其精。繁与简,如同其他许多相关联的技法概念一样,是对立、统一的。没有繁就无所谓简,没有简也就无所谓繁。

在我创制的玉雕作品中,以和田白玉居多。和田白玉的质地细 、柔和富有羊脂般的瓷性光泽。怎样来表现玉石的耐雕性和质地美,成为首要考虑的问题。但完美的玉料是少之以少。一件工艺品,一眼看去最引人注意的往往是材质的美,这种美是直觉的,然后是工艺品的造型和题材。繁琐的内容,复杂的加工工艺,可以使作品表现得非常精细,但加工过度精细,也会走向反面,破坏材质的美。一件好作品的设计,可借鉴中国画绘画的章法,即密不通风,疏能跑马。如我制作的白玉《五乐升平》双圆链瓶,以工整的双瓶以主体,五子绕瓶弄乐吹萧,简练端庄圆涧的素瓶,利用俏石制作的孩童、饰物刻划精巧细致,整件造型优美,构图疏密得当,在香港珠宝拍卖会受到追捧。

对和田玉的艺术加工,我以为保持它的质地美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因为和田玉的质地细腻,含油脂而不透水,色彩白不清浮,抛光出来的大面光泽十分柔顺、温和,让人赏心悦目,爱不释手。所以保持一定的大面是必须的。但只注重质地美,而不加以艺术的创作加工,那玉石只不过是一块美玉,它并不是一件艺术品。因此,艺术加工是必须的,精巧的构思是完美作品的必需。

三、繁与简在作品上运用

和田仔玉体积大的并不多,中与小的居多。那怎样利用原料的耐雕刻性来塑型呢?在玉雕设计创作上,常常利用原材料的厚度来考虑造型,即用复杂的工艺手法琢制链条挂件,活动的链条提拉起来,既充分地利用了厚度,又使原来不大的外形得到有效的增大。大造型在原材料上得到新的突破,大的飞跃。

链条能成功地塑造外形,精雕的装饰是必需的。如:链条挂件上的提头,主体旁的装饰物龙头、兽头、花卉等等。这些饰物可雕琢得细致、玲珑富有动感。大面是能稳定主体,表现玉的质地美,动态的线条美,会使作品形神兼备。

艺术创作的特点是,静中有动,繁中有简,疏中有密。玉器的创作也不例外,遵循艺术创作的特点,才是作品成功的条件。白玉作品中,链条、装饰物的工艺复杂,琢制的精细和主体大面中表现出的材质美的完美结合,充分体现了繁与简的共存。

1  2  3  4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