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解答孩子的刁钻问题
发布时间 2010-05-02 浏览 53084 次
段。他们会提出许多这方面的问题。他们想知道男孩跟女孩的区别,好奇如果自己的小鸡/鸡没了(或者从无到有)会怎样,对男孩站着小便而女孩却蹲着感到不解。在这一点上你必须用事实来打消他们的疑虑。你的女儿说不定会因为自己的性器官比男孩子来得单调而感到不快。你要让她明白,正是因为结构上的不同,长大后女孩子可以生宝宝,而男孩子却不行。男孩子可能会担心自己的小鸡/鸡会掉下来。当然,你得让他相信,这是不可能的。
    如果父母对性和^***有一个健康的态度,甚至不介意在孩子前适当的裸露,那么孩子的此类问题会更容易回答。在你的房间里圈出一块禁地,不让孩子看到你的^***,这是没有必要的。如果一个家庭里既有男孩与有女孩,或者孩子能看到其他性别的孩子如何上厕所和洗澡,那孩子的好奇心就很容易得到满足。
    在告诉孩子关于相关知识的时候,对于关键内容,请使用正确的术语。对于阴/茎、睾/丸、乳/房、外/阴、阴/道、子/宫这样的词汇,孩子学习起来不会有太多的困难。早点知道这些词汇,将来就没有必要再学一遍。简明扼要的回答幼儿的问题,他们问什么你就答什么,没有必要提供更多的细节。有时你还可以主动的问孩子一些问题,以发现孩子认识上的误区并加以纠正。小孩子经常会通过零碎信息的拼凑想象出一幅可笑的场景,比如妈妈是因为吃了太多或者吞下了一颗种子才怀孕的;宝宝是从^***或者肚脐眼里出来的;怀孕是一种病等等。
    父母总是对于给孩子解释性与生殖感到犹豫不决。多回答几次这类问题之后,你就会渐渐习惯。这些知识对于孩子来说非常重要。不要忘了向孩子解释两人之间的爱和亲密关系对“繁衍后代”所起的重要作用,无论孩子多大。否则,你的任务就只完成了一半。
    重要的是向孩子开诚布公,即使是你与伴侣间的冲突也可以通过适当的方式让孩子知道。就算是甜蜜幸福的两口子也难免会有磕磕碰碰,孩子也会对父母间的摩擦感到疑惑。在下一小节我们会了解如何回答关于父母关系的问题。

关于离婚
    在分居中或者已经离异了的父母总有这样一个误解,他们认为孩子还太小,不会对正发生在父母间的一切发问,也不会受到影响。诚然,孩子可能不明白究竟发生了什么,可是他们会感觉到一切都已经不一样了,并为此感到沮丧。虽然你自己的情绪也很糟糕,可是还是需要给予孩子加倍的关注。

打破沉默
    无论孩子年龄多小,他们都有权知道父母正在办理离婚,或者即将分居。你应该告诉孩子,父母当中将有一人要搬出去住,而且再也不会搬回来了。没有必要用“爸爸去出差了”或者“妈妈回外婆家了”这样的理由来搪塞。离婚的话题与死亡类似,遮遮掩掩、闪烁其辞只会带来伤害,而且最终还是需要得到更正。
    最好是在夫妻双方都在场的情况下告诉孩子,爸爸妈妈即将分手。但儿童几乎从不能真正了解离婚:为什么我最亲密的两个人会不爱彼此了呢?父母要勇于承担责任,正面回答与自己相关的问题。如果家里有好几个孩子,那么就算孩子年龄差距很大,也最好把消息同时告诉他们。孩子之间是亲密无间的。而且年龄大的孩子还能帮助年龄小的渡过难关。如果有孩子年龄足够大,那可以把额外的信息单独告诉他。

处理内疚
    任何年龄的孩子的第一反应都会是问“为什么”。你或许会回答:“因为我们生活在一起不再感到幸福了。我们想,分开生活对我们一家人都好。” 孩子的第二个问题未必会问出口,可是不要怀疑这个问题的存在:“如果你们生活在一起不能感到快乐,那跟我在一起会不会也一样呢?” 为了消除孩子的这种恐惧,你需要对孩子说:“爸爸妈妈都会爱着你,永远都会。” 大多数孩子还会问:“那我怎么办呢?”儿童会首先关心自己的情况,这很正常。请尽量具体的回答他的问题。
    孩子接下来的问题是关于分手的父母。告诉他们,要离开的爸爸、妈妈将搬去哪儿,什么时候、在哪儿能再见到他(她)。不要急于告诉孩子生活水平会因为家庭财务状况的变化而改变,也不要急于告诉他父母当中一人或者双方都会马上再婚。虽然孩子正处在痛苦当中,你也要鼓励他多问关于你和配偶分手的问题。
    你可能发现孩子会经历一个与哀悼某人过世类似的心理过程后,才最终接受父母离异的事实。你可能会对此感到惊讶,甚至有点受伤,因为孩子对你告诉他的事情无动于衷。事实上,孩子总会拒绝相信他们最终不得不接受的事实,仿佛忽略这个事实的存在,它就不会发生。愤怒是发生在父母离异的孩子身上常有的事。他们怪罪父母,甚至是怨恨整个世界——为什么这样的灾难会在世上发生!?如果这样的愤怒被导向了父母其中一方,孩子很容易罪过归咎于这一方,而把另一方看成是受害者。这时就需要“受害者”的这一方来给孩子进行开导。
    内疚是这类儿童的另一个问题。他们会认为,如果他们是个乖孩子,听爸爸妈妈的话,这样现在他们其中的一个就不会离开了。孩子需要得到反复的安慰,需要知道这并不是他的错。在一段婚姻走到尽头时,悲伤是很自然的。你可以让孩子分担你的悲伤与失望,而不是用错误的概念误导他。
    或许你的孩子每天会问上百个问题,其中大部分的答案都很简单。可是当孩子真正问到一些对他来说超前或有可能对他造成困扰的问题时,请记住从这篇文章里学到的态度:永远坦诚、实话实说,不过孩子无需对所有事都了如指掌。

 

 


1.jpg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