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币记录历史(一)
发布时间 2010-05-06 浏览 49639 次
/p>

海口市收藏协会顾问许荣颂介绍,迄今为止,海南发现的最早的银锭是明代银锭。上世纪70年代初,定安县农民在挖水沟时发现了一批埋藏在地底下的银锭。定安县也是目前为止海南银锭出土最多的地方。许荣颂说,海南其他各市县也出土过银锭,但不如定安县多。

为何定安县出土的银锭如此之多?许荣颂说,在出土的100多块银锭上,他们发现,每一块银锭上都印有当时各个钱庄的银号名。据他们分析,这批银锭属于私人财产,在当时货币市场禁止流通银锭后,有人专门将银锭收购后,当成宝贝埋到地里。

定安县出土的明代银锭,目前保存在定安县博物馆。由于银锭停止使用后多数被熔化,因此,幸存下来的早期银锭就成了凤毛麟角,珍贵异常。在海南钱币收藏界,银锭的收藏数量不超过10枚,可见它的珍贵。

海南发现的明锭,锭的铭文多有“定”(“定”即代表定安)字、地名和“定某”银号名,是珍贵的早期银锭。

海南明代银锭,形状为半圆形,大的有三两重,但一两的最为多见。虽然形制单一,但银锭上的铭文却是丰富多采。海南清代银锭,形状为方形,大的有十两重。

据海南钱币学会专家介绍,晚清时期门户开放,商品经济有所发展,在商业贸易上,使用银两很不便,因为使用银两要验成色又要秤重量,加上当时各地的银锭成色标准不一,银秤的标准又不同,折算使用也困难,所以银锭被银元逐渐取代。

解放前夕“海南银行”自造的光洋。小头像为孙中山(上、中)。头像最大的为“袁大头”(下),含银量最高。

1  2  3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