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币记录历史(二)
发布时间 2010-05-07 浏览 49950 次
银行在海南用的纸币,而不能被认为是海南银行纸币。

成立于1925年的“粤南实业银行”应是海南最早的地方银行。1925年粤军阀邓本殷率部进驻琼崖,在海口设立“粤南实业银行”,发行大洋券、毫洋券。“粤南实业银行”所发行的纸币有1元、5元和10元共三种面额。“粤南实业银行”发行的纸币、票面上方均为横书“粤南实业银行”,右侧竖书“公私款项一律通用”,左侧竖书“凭票即付不挂失票”,最下方是“香港商务印书馆承印”。背面英文除“大洋”、“BIG MONEY”和“毫洋”、“SMALL MONEY”外还有“KIVNGCHOW”(琼州)等英文字样。

1926年2月,国民革命军平定邓本殷后,“粤南实业银行”停办,大洋券、毫洋券作废,这套钱币随即停止使用,并被强制回收,只有少量遗落民间。因此,“粤南实业银行”存在时间很短,发行的纸币存量也很少。

因“粤南实业银行”的钱币稀少,曾有人认为这批钞票并未真正发行。王福和研究后认为,这批钱币不仅在海南多个市县发现,而且在邓本殷管辖的湛江等地也发现,很多海南老人也证实了此币他们曾经使用过。为鉴定钱币的真实性,

王福和还请教了对地方币颇有研究的中国钱币学会会员刘林章先生,他认为据史载和钱币实物都可证实此票确实曾在市场上流通过。目前,这套10元钱币在全国只发现两张,5元只有一张,而1元也很稀少。

“粤南实业银行”作为海南最早的地方银行纸币,无论对海南地方货币史,还是对我国货币史的研究,都提供了极其重要的实物资料。 海南风光现纸币

在海南货币史上,全国通用的货币当中,印有海南图案的钱币少之又少,严格意义上讲,仅有1996年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第四套人民币中的2元,其背面印有海南三亚南海、南天一柱图案。

其实,更早印有海南图案的钱币,还有琼崖东北区抗日民主政府发行的代用券,以及国民党政府在大陆发行的最后一套钱币中的2角钱币。

1941年11月,中共琼崖特委领导的琼崖东北区抗日民主政府成立。为稳定金融市场,反击日本侵略军的经济封锁,1942年初,民主政府发行了1元面额代用券。券面印有“琼崖东北区政府代用券”和“凭券在琼崖区兑换国币”等字样,还印有海南椰林风光和船舶等图案。1942年下半年,由于日本侵略者实行“三光”政策,社会经济受到严重破坏,代用券的印刷工作无法继续,被迫停止发行。

1949年,国民党退据海南,筹建“海南银行”,1950年在大陆发行的最后一套钱币中,2角钱币的背面主景图案为海南海边椰林图案。

至于第四套人民币中为何选择海南三亚南海、南天一柱作为2元背面图案,海南钱币学会副会长何健介绍说,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第四套人民币,正面主景主要以各少数民族人物头像为图案,而背面主景则以全国各地著名景点为图案。如100元背面主景是井冈山主峰,10元的背面主景为珠穆朗玛峰,1元背面主景为长城等。三亚的南海、南天一柱是中国南方城市著名景点,具有一定代表性。

1  2  3  4  5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