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数外国人喝的都是袋泡茶,袋泡茶的工艺就是将所有的茶叶打碎,然后经配比制作出一个相对统一的口味。因此这种茶不需要太好的茶叶,尤其是不讲究我们中国人所说的芽尖、一芽一叶,反正最终都是要被打碎。国外袋泡茶的商业化模式,规模化生产是有优势的,但是就茶的口味而言,还是在国内销售的茶的品质好。
在福建宁德市一座茶园中,一位正在打理茶园的茶农说;“到我们这收购茶叶的需求不同。像在国内销售的,是按品质分级收的,不同品质茶叶的收购价也不一样。所以采摘的时候会十分认真。但是要用于出口就不那么讲究了,外国人没那么多要求。给他们好的他们都不要,只要求数量大,都是上吨的要。”
袋泡茶的标准化量产之好坏
在爱茶人眼中,茶是活生生的,生长时随季节转换抽枝散叶,制作时随工艺差异发生变化,浸泡时随水气流动散发香气。茶就像个活泼的孩子,尽管在成长过程中,接受着来自各处的各种各样的教育,但难保长大后成什么样。用一种经济学的术语来讲:这种产品的产量与质量具有不可预测性,影响品质因素过多不可控制。
而立顿的茶包是死的,袋泡茶的做法源自西方,立顿袋泡茶由30多种不同红茶拼配而成,此举保证了茶味的稳定性,不会随当年茶叶的好坏而变化。适合于标准化的工业大生产,但如此简单的方式,真的适合如此复杂丰富的茶叶么?要是真的机械化生产,失去了茶的丰富层次性和分享之趣了,那品茶还有什么乐趣?
虽然立顿的原料是茶,其市场竞争对手实应是王老吉等饮料,而不是铁观音、龙井等茶种。立顿的茶包某种程度上是茶的衍生品而不是茶。一言以蔽之,茶与立顿袋泡茶的关系,就好比猪肉和双汇火腿肠。实际上,茶性质极不稳定:单个产茶区连续面积都不大,茶园总面积故无法扩大;且地域稍有差异,就会导致茶的品质的显著差别。这就叫做不能标准化的量产:量产可以,但产品差异很大。
袋泡茶品不出古老的中华茶文化
中国大小茶馆里茶香韵味袅绕,众多茶客围坐品茗。品味这些茶,有的清鲜,有的浓醇,有的带一点涩,回味却甘甜怡人。围坐的茶客们在赏茶聊天之余,也没忘替这些香气逼人的茶鸣不平:如此温润的茶,如此馨香的茶趣,为何少有外国人来欣赏?有人说,是国外设置了贸易壁垒,以莫须有的检测指标将中国茶拦下;也有人说,文化差异是主要因素,外国人没长那根品中国茶的舌头,强求不得。
若硬把丰富的茶变成单一的一次性茶包,恐怕爱茶的人不会答应。中国茶的问题实不在于品牌,而在生产及消费茶叶的方式。世界市场对茶的认识,和我们传统的认识不一样———国外多认为茶是日常的食物,自然可以工业化标准化大生产,然而沉浸在“茶文化”、“生活方式和态度”、“感官享受”中的中国人,怎能接受一次性茶包?
尽管快餐文化部分改变了中国人的思维,但中国人的骨子里还是适应中国文化的。小茶馆里的茶客们一道一道地品着茶,用舌头去寻找那细微的差别———这个过程仿佛阅读诗歌展开的想像。
在笔者看来,喝茶本来除了解渴,更多的是能让人“心平气和”,去掉体内的“燥气”。茶用以“淡泊明志”、“宁静致远”,恐怕,这是袋泡茶没法达到的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