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馆》电视剧改编获肯定
发布时间 2010-07-28 浏览 50510 次
一场戏中,王利发用板砖痛击施暴洋人,并随口骂了句:我操你大爷的。对此,编剧杨国强说,老舍原著中都是骂人不带脏字,王利发的这句京骂是陈宝国演戏时随口加的,他认为很合理。陈宝国也说,在这个节骨眼上来句京骂很解气,“剧本我看了不少遍,对这场戏很有感触。同院的女街坊被洋人公开施暴,天理难容。王利发整部戏没骂过人,甚至有些窝囊。但在这个时刻他愤怒了,于是顺口来了一句骂,把仇恨全带出来了。”陈宝国强调,他并非展现粗口,而是人物情绪使然,“王利发是文明人,打过人后他也害怕,这点反差挺鲜明的。”

  ■出镜人物

  “唐铁嘴”在溜达中找感觉

  在《茶馆》中,钱波饰演的算命先生唐铁嘴让观众拍手叫绝。钱波透露,这个人物虽小,但他给予了足够的重视。

  钱波说:“我除了详细了解原著外,还到处搜集研究那个年代各种小人物的状态,从网络上下载故事发生时的纪实照片。无论是100年前的前门楼子,还是一个在街口张望的人力车夫,我都不放过。”钱波将自己找到的纪实照片,贴在了剧组驻地的房间里,满满一墙。“没戏拍的时候,我也会穿着戏服,在涿州影视基地搭建的老北京景儿里面来回地溜达。因为唐铁嘴在那个年代就是一个喜欢到处‘鼠窜’的算命先生。”他说,“在溜达的过程中,我渐渐找到了唐铁嘴的感觉。我还研究出了一套属于唐铁嘴的步伐,也就是现在大家看到的,脚跟子不离地、趿拉着走路的德性样。”

  认真揣摩了人物的内心世界后,钱波在拍摄时总会带给导演一些惊喜。比如,唐铁嘴身上经常揣着的那把驱鬼避邪用的小木剑,在八国联军入侵之后,钱波就发挥想象,给其加工成了一个十字架挂到脖子上,跟洋兵后面捡洋落儿。对于这种细节,何群导演特别满意。制片人李功达也夸奖说:“没有人见过唐铁嘴,看了钱波就知道了。”

  本报记者王铮

  ■表演

  重塑王利发家犬给启发

  演惯了帝王将相的陈宝国,在《茶馆》里由龙变虫——王利发微弓着腰,耷拉着膀,逢人一笑三点头,说话还稍许含混重复,这副模样让60多岁的老观众都不禁赞叹:“宝国不赖,真有于是之的范儿。”

  陈宝国坦言,话剧《茶馆》他没看过,所以谈不上模仿。“这次出演王利发,大了说是颠覆以往,小了说是改变戏路,我也下了不少工夫。王利发有老、中、青三个年龄段,我认为老年最重要,对此也有表演经验。声音上,我是刻意说不清,说完一遍还要唠叨一下。这么处理是用了小技巧,表现王利发的情绪和态度,话都绕着说。”陈宝国表示,在形体上他的设计更多。他说学生时代上表演课时,一演老人大家就爱驼腰脚拌蒜。其实老人特别怕显出这些来,心态上不服老,所以老年王利发的腰板总爱挺起来,人倔得动不动也敢摔咧子。等到老伴一死,王利发的魂没了,就过一天算一天无所顾忌了。

  陈宝国还说,他常常观察家里养的狗,这给他的表演带来了启发。他说:“都说狗狗的,它的变化很有意思。它咬我老婆了,就夹着尾巴谦恭地看着你。想讨好你了,就摇着尾巴蹭你的腿,表现特别鲜明。这对我在设计王利发的言行举止时很有帮助。”

  演员北京籍小人物鲜活

  观众普遍反映,《茶馆》中的小人物非常鲜活,都是那么活灵活现。谢钢饰演的秦二爷沉着又大气,张惠中饰演的庞太监可爱又滑稽,崔杰饰演的刘麻子和钱波饰演的唐铁嘴是低智商的油滑,梁天饰演的吴祥子和刘惠饰演的宋恩子是坏到骨头里。导演何群透露,这些演员九成是北京籍,绝大多数都在北京生活过几十年,找他们出演就是因为北京语言有韵味。“我们首先确定了陈宝国这个核心,围绕他找相同年龄段的配角。我敢说这套阵容50年内没人超得过,今后也不会有人敢再拍电视版《茶馆》了。”

  ■未来

  年底排话剧宝国缺自信

  制片人李功达透露,《茶馆》主创曾经相约,如果收视率好了,大家就一起拍一出话剧版《茶馆》过过瘾。“我计划让何群导演按照话剧剧本来导,连演五到八场没有问题。演员还是这拨人,关键看宝国的意思了。”对此,陈宝国的回答比较谨慎,他说:“话剧与电视剧不太一样,演员的心态也不同,我演舞台剧会有杂念。”他坦言,于是之是面前的高山,自己没想登到山顶,只是进山挖宝而已。他说:“我对丰碑二字充满敬意,给我氧气瓶也没大用,逾越绝不敢当。”陈宝国说拍话剧《茶馆》是好事,更是难求的幸事,但关键在于自信,目前他还尚缺。

1  2  3  4  5  6  7  8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