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来看,‘求是论’标准更科学客观。”侯德升说,“求是论”除了要求玉要美观以外,还必须硬度在4.5以上,密度在2.5-3.4之间,有光泽、温润且宝气内敛的质感,透与不透充满神秘,清悦悠远的声音及优越的加工性能等。
侯德升说,黄龙玉以黄、红为主色调,晶莹剔透,其“美”的条件早已被公认,其质地测试为,硬度6.5-7,密度为2.6-2.71,且韧性介于和田玉与翡翠之间,“由此可见,黄龙玉不但是玉,还是好玉。” 国际知名宝石专家、中国宝石行业协会荣誉副会长欧阳秋梅此前撰文称,黄龙玉浓郁、丰富的色彩加上精美的雕工,巧色的运用,让人爱不释手。
龙陵县长左光虎介绍,2009年7月由云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的《黄龙玉分级》标准开始实施,标志着黄龙玉有了地方标准。同时,云南省还向国家珠宝总局提交申请,大力促进将黄龙玉作为天然玉石列入《珠宝玉石名称》和《珠宝玉石鉴定》,预计黄龙玉国家标准将会在近期出台,这或许会给“黄龙玉是否是玉”的争议画上一个句号。
“多看少买 慎重投资”
记者在龙陵县城的玉石交易市场发现,即使同一摊点,黄龙玉的价格也相差甚多,贵的要上万元,便宜的只需几十元。但记者很难判断哪些是黄龙玉,哪些是普通黄蜡石;同样是黄龙玉哪个更值钱。其实对于大多数初入行者,或者准备入行者来说,也面临同样的困惑。对此,黄龙玉专家建议收藏和投资黄龙玉需掌握“三原则”,或可规避投资风险。
一是“多看少买、慎重投资”“俗话说神仙难断寸玉。”侯德兴说,“不少新玩黄龙玉的人总是问要注意什么,其实就一句话‘多看少买’,中国玉文化历史悠久,玩的名堂太多,贸然出手容易出错,尤其是黄龙玉作为一种新玉种,更需仔细辨认,最好先多看,慎重投资。”
二是“不怕买贵,就怕买得不对”。这是云南省观赏石协会会长葛宝荣关于黄龙玉收藏的一句名言,也被奉为行业的金科玉律,其实对于任何收藏都适用。 葛宝荣认为,自然界跟人类社会一样,金字塔尖的都是少之又少的,黄龙玉也不例外,其中品质非常好的其实很稀有,虽然少却最大限度代表了黄龙玉的品质和价值,所以才很贵。因此,只要买的是顶级货,现在价格再贵都不怕,就怕买错,并不是鼓励所有人都去买贵的,其实黄龙玉兴起的时间不太长,捡漏还是经常能碰到的,关键是要眼光好,要买对。
三是“要有玉文化储备”。龙陵玉商沈建文告诉记者,中国人玩玉历史悠久,前人早就总结了很多经验,这些经验玩黄龙玉也是适用的。中国玉文化首先要继承,然后是发展,发展是以继承优秀文化为基础的,因此掌握一定的玉石文化知识,对于识别、收藏和投资黄龙玉十分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