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林匹克相关藏品普遍都有很大的升值空间,这个市场没有经过炒作,发展很平稳,没有市场化,这是原始股。例如齐白石、张大千的画存世达几千幅,价格被炒到很高,而1896年第一届奥运会的奖牌才几百个,现在一个只不过3万元;1936年的火炬也就2000多支,现在才10万元一支,都太便宜。奥运藏品都有着巨大的价值变化空间。”李祥说。
起步晚群体大
民间助推奥运收藏影响力
随着北京的申奥成功和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近年来,国内的奥运收藏迷越来越多。早在3年前,就有数据称中国的奥运收藏爱好者数量迅速攀升,已经超过了3亿。
奥林匹克博物馆更是“收藏”了中国乃至世界的奥林匹克。早在2007年年底,由国际奥委会和中国奥委会批准的中国第一家奥林匹克专题博物馆“厦门奥林匹克博物馆”成立。2009年,天津大港奥林匹克博物馆落成。
著名运动员邢傲伟、黄旭、王丽萍也在积极投身于中国的奥运活动,担任了中国收藏家协会体育纪念品收藏委员会的名誉主任,在一些大型的体育收藏品展览上,也经常可以看到他们的参与。与此同时,奥运收藏也在网络上得以构建。郭磊表示,体育收藏在线现在已有600多名会员,网站定期举办体育收藏知识讲座,而且他和众藏友正在努力建立网上的“体藏博物馆”。
北京奥运会之后,关于奥运的展览增多。潘家园旧货市场的工作人员称,2008年以前该市场相关展览做的是体育收藏品,从去年开始改为奥林匹克收藏品展览,因为体育收藏是收藏的一个门类,北京奥运后,奥运收藏开始备受关注了。他们旨在加强体育收藏品交流交换,普及体育收藏知识,推动体育收藏事业蓬勃发展。
今年八九月北京奥运会、残奥会成功举办纪念日期间,“2010第一届北京奥运城市体育文化节”将在北京奥林匹克公园举办。喜欢搜集奥运徽章的人们在这期间可以自由交换徽章等。
“虽然现在对于奥运收藏比从前重视了,但是仍然有一件事情令我遗憾,就是建于1990年的中国体育博物馆在北京申办和筹办奥运会期间关闭。萨马兰奇在去年还询问中国体育博物馆何时成立,我也希望中国体育博物馆早日重建,让我们这些藏友有更广泛的平台。”李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