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主题:元朝钱币现身鹿西岛
下一主题:世界上的第一张纸币
今日真正的“琴仙”现身,实物上首句第一字已锈蚀不清,仅能看出“月”字旁和另半边的下部是“木”字,与“膝”不一样,或是古写,且不作考证;但第二句的第一字,却是“宾”字而非《大辞典》上“琴仙”一诗中所说的“宵”字。尽管实物锈迹斑驳,文字不十分清晰,然而仍能明显看出“宾”字下面伸出的“两只脚”(即一个“八”字),而“宵”字是没有两只脚的。过去有些钱刊或作者,往往引用《古钱大辞典》上“琴仙”一诗,以讹传讹,如今有“琴仙”出面作证,可以纠正前人之误,具有不可置疑的权威性。
“宵”字意为夜间或通宵,仅有时间概念,没有具体对象;而“宾”字明确是指宾客及朋友,面对宾朋抚琴,从而引发感慨更合乎情理。在一曲终了以后,宾朋纷纷离去,不由想到这些人中谁是知音?一个也没有。真正的知音唯有“明月与清风”。这充分反映了“琴仙”的清高、孤傲和内心的无奈。看来这“琴仙”就出生于北宋末年,那时奸佞当政,朝廷腐败,借诗抒怀。似乎与李清照的“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有相同的历史背景。
“琴仙”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钱,却是真实的历史,它记载了一个时代的思想、文化及民俗等方面的信息,值得重视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