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家具的年代鉴定
发布时间 2010-08-19 浏览 51163 次
条下的牙头较长,或直落到脚踏帐 ( 横档 ) ,成为券口牙子。夹头榫条案的牙头造得格外宽大,形状显得臃肿笨拙的,大多是清代中期后的造法。

  4.枨子

  凡罗锅枨的弯度较小且无圆婉自然之势、显得失硬的家具,制作年代较晚;明式家具的管脚枨都用直枨,而清中期后管脚枨常用罗锅枨。晚期的苏式家具更是流行此做法。这是区别明式和清式家具十分重要的特点。

  5.卡子花

  明式家具上常用双套环、吉祥草、云纹、寿字、方胜、扁圆等式样。清中期以后的卡子花渐增大且趋于繁琐,有些做出花朵果实,有些造成扁方的雕花板块或楼空的如意头。根据卡子花的式样,可有效地判别明式和清式家具,并确定其大致年代。

  6.腿足

  明式家具除直足外,还有鼓腿膨牙、三弯腿等向内或向外兜转的腿足。其线条自然流畅。清中期的家具腿足矫揉造作,常作无意义的弯曲,在清晚期的苏式家具中,这种做法尤为突出。其造法通常是先用大料做成直足,然后在中部以下削去一段,并向内骤然弯曲,至马蹄之上又向外弯出。这种做法大至大椅,小至案头几座,无不如此。

  7.马蹄

  明式家具与清式家具的马蹄,区别显著。前者是向内或向外兜转,轮廓优美劲峭;而后者则呈长方或正方,并常有回文雕饰,显得呆板落俗。

  明清家具上的花纹,是鉴定家具制作年代的最好依据。家具花纹与其他工艺品的花纹一样,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因此,在鉴定家具时,有确切年代的其他工艺品上的花纹,是很好的对比参照物。但在参照时,宜采用题材相同或接近的加以对比。这样就较容易判断年代。

  明清家具因绝大多数没有年款,其鉴定向来是一项复杂的工作。上述鉴定方法,除根据花纹可以较准确地断代外,其他的大都只能区分明式或清式,至多也就是每个朝代中早、中、晚的分期确认。所述一些鉴定标准,也仅作参考,切不可生搬硬套。因为传世的明清家具,有时在用材、品种、形式、造法及花纹上,极易混淆。其原因有多种,有的是沿袭传统;有的是刻意仿造;也有的是以假乱真。总之,对明清家具的年代鉴定,需要从更多的方面进行详细的、科学的综合考察。

1  2  3  4  5  6  7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