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玉人见人爱 古玉收藏见仁见智
发布时间 2010-08-29 浏览 51178 次
财富象征。因此,从投资的角度讲,掏腰包买块上等新玉比收藏古玉省心又踏实——这或许是所谓当下古玉市场价格干不过新玉的最直接原因。

其实,翻翻中国十余年来的拍卖纪录,真正古玉的价格并不便宜。早在1996年北京瀚海秋拍时,红山文化的那件岫玉质“太阳神”就拍出了242万元的高价。吓人吧?

假古玉成本低 赚钱就卖

玩玉的人大都知道,时下的古玉造假势头之猛、规模之大,远胜宋代乃至明清,可谓史无前例,致使古玉市场中假古玉比比皆是且便宜,真古玉则一块难觅。

司马迁在《史记·货殖列传》中称“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真绝!受利益驱使,现代古玉造假者结伙成帮,产、供、销一条龙式服务,不管是兴隆洼文化、红山文化、良渚文化的“高古玉”,还是明清“古玉”,只要想买都能给你找到。有位北京的朋友曾告诉我:“琉璃厂、潘家园的某些玉商用卡车运载假古玉,血沁、水银沁等‘古玉’要多少有多少。”这些造假专家造出来数量可观的羊玉、狗玉、烤色玉、血沁玉、火烧玉、叩绣玉遍及祖国各地,专骗那些“好古”的人,有时连专家都“打眼”。而且假古玉多是用价格低廉的劣质玉料,如下等俄料、青海料、韩料等加工而成,成本不高,玉贩子自然是赚钱就卖。

近年来,我也曾多次游逛北京、广州等地的古玩市场,从未碰到过一件称心如意的“大开门”古玉。

资料链接

古玉种类(部分)

玉圭:古代帝王、诸侯朝聘、祭祀、丧葬时所用的玉制礼器,为瑞信之物,长条形,上尖下方,也作“珽”。

玉笏:上朝时所执的玉制手板。

圭璧:古代帝王、诸侯朝聘或祭祀时所执的玉器。

玉环:一种圆形而中间有孔的玉器。《尔雅·释器》:“肉好若一谓之环。”郭璞注:“肉,边;好,孔。”邢疏:“边、孔适等若一者名环。”古时用作佩饰。

玉佩:“佩”亦作“珮”,玉作的佩饰。

玉玦:古玉器名,与玉环为两种佩玉。圆形者称玉环,环形而有缺口者称玉玦。

玉带钩:古玉器名,又名“犀比”,可能是我国北方游牧民族的发明,用以钩连腰带。带钩有铜、玉两种,流行于春秋战国和秦汉时期。

玉衣:玉制的葬服,又称“玉匣”、“玉柙”。把玉石琢成各种形状的小薄片,角上穿孔,按等级不同采用金镂或银镂、铜镂连缀而成。

含玉:古玉器名。“含”亦作“唅”,有的书上还称“押舌”。古时入殓时放在死者口中的玉。

玉蝉:古玉器名。古代含在死者口中的葬玉,因多刻玉为蝉形,故名“玉蝉”。

玉塞:古玉器名。已知在汉代有九窍塞,即填塞或遮盖死者身上九孔窍的九分件玉器。

玉玺:古代印、玺通称,以金或玉为之。自秦以后,以玉为玺,为皇帝所专用,因而又以指喻皇位。

玉鱼:刻玉为鱼,是一种珍玩和佩饰。

玉带:唐、宋官员所用的玉饰的腰带,以之分别官阶之高低。明代唯亲王及一品文官用玉带。

玉藻:古代王冠垂挂的玉饰。

探讨何谓古玉?

众所周知,我们今天所说的古玉包括“传世玉”和“出土玉”。那么,“古玉”又该如何界定呢?就是这个“古”应该算到何时呢?关于这个问题,不同的玩家或考古学家有不同的标准,譬如有人认为只有“三代(夏商周)玉”才是古玉,“战汉玉”还可以,“唐宋玉”便差强人意,“明清玉”则不入眼,“民国玉”就免谈了;而在一些玉友的眼里,超过百年的玉就是古玉。

从收藏的角度客观地说,对“古玉”的界定不应过于苛刻,因为不管历史长短,它们都是中华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我们界定“古玉”不妨借鉴历史的分期法,即1911年清代结束以前的就是古玉,具体分为“史前玉”、“三代玉”、“战汉玉”、“唐宋玉”和“明清玉”。

1  2  3  4  5  6  7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