缮写)质量的高低,出版时间的早晚等等,就让古籍有了足本与残本、精本与劣本、古本与今本、孤本与复本等方面的差别。在扩大了善本内涵的同时,历代的学者、藏家也对其标准有了不同的定义。其中,清末张之洞解释善本之义有三:一曰足本,无阙卷,未删削。二曰精本,精校、精注。三曰旧本,旧刻、旧抄。拿现在的话来说,就是:文献性、技术性与艺术性。随着收藏市场的发展扩大,善本的时代下限有几种说法,有的坚持乾隆60年,有的则宽泛些,甚至延展到1949年,在各个拍卖公司的“古籍善本”专场中,年代的起止谈不上什么规定,可以说是从古到今。当然,什么好卖就卖什么是市场规则,但是,从学术的角度来说,善本的定义还是从严为上。
特定的历史环境赋予了不同年代的书籍独有的风貌品格。一页宋版一两金,宋代刻书将唐代褚、颜、欧、柳等诸位书法大家的字体运用于刻书之中,在将楷书推至高潮的同时也给予了宋版书端庄凝重的精神气质,此外,其稀少的存世量也决定了它的价格高企。元版书秉承南宋遗风,形成了黑口、赵字、无讳、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