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茶叶检验简史
发布时间 2010-11-01 浏览 50365 次
到了当时斗茶的盛况。对于各种茶叶的质量,都在“斗茶”的实践中逐渐形成了一定的要求。以武夷茶为例,《茶录》中对其色、香、味都有一定的规范:“茶色贵白。……茶有真香,……茶味主于甘滑。”其中,茶的色泽不同,也有优次之分,“茶色贵白。而饼茶多以珍膏油其面,敌有青、黄、紫、黑之异,善别茶者,正如相工之视人气色也。隐然察之于内,以肉理滋润者为上。既已末之,黄白者,受水昏重,青白者,受水鲜明,故建安人开试以青白胜黄白。”

  宋时,不仅斗茶之风极盛,对茶叶质量十分讲究,而且官府对掺杂作假者已有查禁之规定。太平兴国四年(公元979年),已有“鬻伪茶一斤,杖一百,二十斤以上弃市”的严格禁令。另据《宋史食货志》记述:“元丰中,宋用臣都提举汴河堤岸,创奏修置水磨,凡在京茶户,擅磨末茶者有禁,并许赴官请买。而茶铺八米豆杂物糅和者,慕人告,一两赏三千,及一斤十千至五十千止。”明代,已有法律规定,《明会典》记载,凡买卖假茶,便按律科罪。

  清朝开始,茶叶外销日益发展,至1869年,茶叶

1  2  3  4  5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