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主题:钱币竞拍谨防"托儿"圈
下一主题:收藏外国币:每国一枚
我国钱币历史悠久,传承发展和铸造工艺都具有十分鲜明的民族文化特点,起源于夏商之际的海贝应是我国最早的货币,商代晚期的青铜铸币可称为世界上最早的金属铸币。早期的青铜铸币的造型大都以农耕工具或刀具为样本,民间俗称这样的钱币为“布币或刀币”。真正把中国钱币外型统一成为“外圆内方”鲜明民族特点的是秦王朝,此后两千余年来中国钱币就一直沿着这一定制进行创新发展。
铸造代并不是决定收藏价值的唯一条件确定一枚古钱币的收藏价值应主要从铸造数量、存世量和技术工艺、文献记载以及币材的质地、品相等条件来综合评价,铸造年代久远并不是决定其收藏价值的唯一条件,比如西汉的五铢钱虽然已经有2000年的历史,但是因为存世量大,所以现在收藏市场价格也仅值几元钱。另外,像历史上一些朝代曾经铸造的一些具有封赏、纪念性质的特殊钱币就很有史料收藏价值。一般来讲,这类钱币比正式用钱币铸造量少、存世量少、珍稀程度高。如明朝末年的农民起义军首领张献忠曾铸造的“永昌能宝”和“西五赏功”两种钱币,前者几十元一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