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钱币上的书法艺术
发布时间 2010-11-20 浏览 51339 次
农具缚曾充当过交换的财产有关。以后又逐渐变成交换的等价物,在此基础上,又演变为金属铸币形式的“原始布”,一般通长16 .4厘米,足宽9 .5厘米,面文有一字。或四字,有的是数字,有的是天干、地支,面文与甲骨文相似。钱文是用尖利工具在钱币上锲刻的,所以笔划以直冲的横、直、斜线为主,间以弧线和曲张,每一刀冲下未作修饰,故线条显得自然、挺拔、,流畅。我国史学泰斗郭沫若说:“以规整之款式镂刻于器表.其字体亦多作渡磔而有意求工,凡此均于审美意识之下所施之文饰,中国以文字为艺术 品之尚此开始。”

  先秦的刀币,出现于春秋战国中期,也正是农业生产力有较大发展的时期。当时的诸侯需要加工精制的器物,因而促进了工艺技术的发展。最为典型的刀币有齐国的“齐法化”、“齐返邦长法化”,燕国的“尖首刀”、“明宇刀”,赵国的“甘丹”、“王化”字的圆首刀币等,“齐返邦长法化”6字刀币,长18.5厘米.重45克左右.这种文体具有生命活力的美感。


1  2  3  4  5  6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