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钱币上的书法艺术
发布时间 2010-11-20 浏览 51338 次
为历代钱币收藏家梦寐以求的珍宝,不少文人雅士也为金错刀大钱留下过许多赞美之词。孟浩然诗目:“尔持金,错刀,不入鹅眼贯”;张平子低吟:“美人赐我金错刀,何以报之英琼瑶”;钱昭度咏叹:“荷挥万朵玉如意,蝉弄一声金错刀”。

  在中国书法艺术发展中,宋代是一个鼎盛时期,因而产生了苏东坡、赵信、蔡京等著名书法家。体现在钱文上,就有宋徽宗“建国通宝”、“政和通宝”、“大观通宝”苏东坡的“元右通宝”蔡京的“崇宁重宝”,宋太宗的“太平通宝”宋真宗赵恒的“景德元宝”等。


  从其他书法作品上,已无法见到宋太宗赵光义和宋真宗赵恒的手迹,但从钱文上看,这两位皇帝都精通真书、行书和草书,萧洒随意,古雅自然。真书无比拙朴,结体坚实,意态天成;行书如行云流水;草书如金蛇狂舞,在书法艺术上述到极高的境界。

  宋徽宗赵佶在位时年仅21岁,他当上皇帝后终日迷恋于书法和绘画。在北宋钱文中

1  2  3  4  5  6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