漆器制造工艺的发明和发展
发布时间 2011-01-30 浏览 50148 次
城。马上就兴工的话,涂漆是很容易的,但是要建造荫室却非常难了。”于是胡亥一笑了之,停止了这项劳民伤财的工程。由此可见,阴室在当时已成为漆器制造的重要设施。这种阴干方法后世一直沿用,明代徐光启的《农政全书》引用《农桑通诀》的话说:“用漆在燥热及霜冷时,则难干,得阴湿,虽寒月亦易干,物之性也”,反映了我国古代对阴干方法的经验性认识。

  魏晋南北朝时期,漆器的制造工艺得到进一步发展,出观了脱胎漆器。脱胎漆器是先用木骨泥模塑造出底胎,在底胎外面粘贴几层麻布,布胎上髹漆并加彩绘,阴干之后除去底胎,即成中空的脱胎漆器。当时曾用脱胎方法塑造了丈八高的巨型塑像。脱胎漆器工艺的出现,是我国漆器制造史上的一大成就,至今脱胎漆器仍受到举世的欢迎。

  这时期人们还总结出了一套保护漆器的方法。对此,贾思勰在《齐民要术》中给予了专章介绍。书中指出,在漆食具用过之后,都必须立即用清水洗净,下午放在日光下晒干,日落时收起来,这样漆器就会坚牢耐久。如果不立即用清水洗净,因为受到盐、醋

1  2  3  4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