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开古玉水银沁的奥秘!
发布时间 2011-03-02 浏览 52664 次
物,治疗癞疾防腐烂的实例观察,古人用汞防尸腐是有可能的。汞在熔点-39.3℃就可以蒸发,因此在墓室的仅有空气中,一部分汞与空气化合成氧化汞,蒸发弥散在墓室中,由此可以加速墓中缺氧形成,最终下降在器物表面而作用于器物,那些陪葬品金银铜器的表面,容易形成汞合金,常常色变发灰黑,便是遇氧化汞使然。汞有“金属的溶剂”之称,因为它能溶解许多金属,形成柔软的合金——“汞齐”。铅、金、银、铜也都能被汞溶解,因此大量的水银是不可能与有色金属器物在一起存放的。南阳桐柏县月河M1墓,分主室与南北两室,主室内出土大量玉器,而南室出土铜器、漆器等,北室出土兵器和少量玉器。由此可见,不排除正是古人认识到“汞齐”的作用,将陪葬品分室而置,而在主室盖棺前倾水银为池了。#p#分页标题#e#

  因此,如果说玉器的黑色沁染就是水银沁,那么首先应该是在墓葬环境缺氧的条件下,使墓葬含汞量不再被氧化消耗,而可直接对玉的接触面,开始晶体间浸润。抑或是通过玉材中金属阳离子与金属汞阳离子间的电解阳离子交换的过程产生汞化

1  2  3  4  5  6  7  8  9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