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玉器上的蟠螭应有几条腿?
发布时间 2011-03-07 浏览 50004 次

蟠的意思是曲折环绕。螭,龙之子,有独角的为蛟,有双角的为虬,无角的为螭。蟠螭是玉器中一个古老的器型。

今年有人在民间收藏类刊物撰文谈到“汉代蟠螭纹有时有三条腿,身上出现一种阔带状的纹饰,安置在前腿旁侧。后来特别是明代仿这种式样的很多。”

笔者对此观点不敢苟同。因为老三代、春秋、战国以至西汉初琢玉者大多为奴隶,每一件玉制品都与之性命攸关,何以能出现“三条腿”之怪现象?其次,“阔带状的纹饰”为何物?一般读者不知所云。

那位作者介绍说一块汉代璧虬螭有三条腿,一右前腿,二左前腿,三“阔带状”纹饰,极似腿。但文中说,有二阴线的“阔带状”纹饰是表示角。另一说,如果把视角换一下,右前腿被隐于身体下方,因肩胛处有卷云纹为记,示右前腿在其下。故现出左前腿,加上两后腿,则呈“三条腿”表象。但玩玉者都明白一个简单的常识:螭龙有四条腿,不应该有“汉代蟠螭纹有时有三条腿”的看法。这正如鸟有二目,但花鸟画中所画侧面之鸟皆一目,人们不会有“花鸟画中常有一目鸟”之说。

1  2  3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网站统计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