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主题:汉代玉器上的蟠螭应有
下一主题:翡翠收藏有讲究
以上记载反映了几个事实:
一、古玉鉴别从宋代就有了。说明宋代或宋代以前就有托伪之作了。
二、当时辨伪还不太普及。十三个京官共同鉴别只说得一个大概,最后还要请专家(李公麟)来论断,反映了当时伪品不多,知者甚少,辨伪之法尚未普及。
三、鉴真辨伪者在特殊情况下也会弄虚作假。因为自古以来,当政皇上均把有否传国玉玺当作真命天子的象征。而真的传国秦玺,早在公元936年石敬瑭勾结契丹人兵临城下时,被后唐末帝李从珂在玄武楼抱着自焚,从那时起秦玺就没有了。众议官考证正史,只说了玉质、印文,故意忽略了汉献帝时曹氏在传国玉玺肩部加刻的“大魏受汉传国玉玺”八个字和公元329年后赵石勒加刻玉玺侧壁的“天命石氏”四个字。更何况早在汉代王莽篡政时,太后掷玺磕去一角……这些重要的细节众议官与李公麟均未提及,可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