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壶的法规与法度
发布时间 2011-03-25 浏览 50382 次
八大家之一著名书画篆刻家陈鸿寿(号曼生), 设计了“曼生十八式”,这些壶形精心构思,将紫砂壶壶艺术推至一个新高度。20世纪以来,紫砂壶壶在继承和发扬传统的基础上又有所创新。期间朱可心善于从自然形中吸收素材,成熟完善了报春壶等造型的设计制作; 蒋蓉发展完善了仿真类造型;顾景舟一改清初以来紫砂壶壶堆砌浮华之气,作品追求线条流畅、比例协调、造型简洁。时至今日,完全成熟的造型如供春、掇球、石瓢、报春、西施等等也便更是被奉为经典之作了。

  从紫砂壶壶的大概发展历史, 我们可以看出, 紫砂壶茶具由于备受茶人文士推崇,并与制陶艺人相伴相生,所以在紫砂壶器的演进过程中对其不断调整完善,逐渐汇集雕塑、诗词、书画、金石镌刻等艺术为一体,逐步加进现代设计理念, 是以潜移默化的形成一个略微统一的概念, 也即多少须符合上述形制的法规程式(如须具备上好的泥质、精炼的壶体造型、雅致的诗文书画刻款等)才可视为一把好壶。

  而具体到紫砂壶壶的制作成型和造型要求上, “法规”的概念

1  2  3  4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