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主题:蓝田玉和南阳玉
下一主题:玉羽人神鸟飞天
玉璜是中国古代玉器中十分重要的器物之一,它的形状很像璧或环的一部分,所以《说文解字》中释为“半璧也”。实际考古发掘出土资料显示,恰似一半玉璧的璜十分少见。他们多数只有璧的三分之一或四分之一左右,而且外廓也未必都像璧一样的弧圆,马家浜文化和薛家岗文化中,就出现过桥梁甚至折角的形状,但上古时期的玉雕作品,这样形状的器物也统称为璜。
早期的玉璜有两种功用:第一是礼器。《周礼春官大宗伯》载:“以玄璜礼北方”,就是用黑色的玉璜祭祀掌管北方的玄武之神。第二是佩饰,佩饰的玉璜有的在上面加琢美丽的花纹,但有的是把器物或动物形佩饰变成璜形,因而是以纹饰为主,只是它的轮廓像璜而已。商周以后,玉璜还有表示祥瑞的含义,《周礼》把玄璜列为“六器”之一,称作“瑞玉”。史书还有太公吕望垂钓得璜的传说,把它看成是周政权兴起的象征。《礼记明堂位》记载:“崇鼎、贯鼎、大璜、封父龟,天子之器也。”也把“大璜”作为国之重器。
笔者收藏有一件新石器时代晚期的玉璜,长12厘米,最宽处8.5厘米,厚约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