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公茶:手工制茶的30年坚守
发布时间 2011-06-26 浏览 49810 次

  在外地的茶客中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到成都不能不喝上一杯“碧潭飘雪”:茶出自蒙山,得天地之气;茉莉源自新津,得水之灵性,喝上一口,一股茉莉花香沁润心肺,口齿留香。

  然而,许多人或许并不知道,这份醇醇的茶香,来自徐公30年的坚守。徐公采用传统手工窨制花茶,其手工择花窨制茉莉工艺列为成都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日前,记者走进新津,感触这一份难得的坚守。

  徐公茶社,在新津一条僻静的小街上。因为坐落在林立的楼宇之间,古朴的茶社倒是格外的显眼。未进茶社,茶香已先扑面而来。茶社里,古色古香的装修,加上随意悬挂的字画,别有一番洞天。

  冬季,最是茶社闲暇时候,制茶的工具都已经收拾妥帖。徐公一边泡茶,一边聊起“徐公茶”由来:解放前,新津西门一条街的居民大都为邛崃、雅安两个县的茶厂择茉莉花为生,从早到晚,街上都弥漫着茉莉花香。从上世纪50年代起,新津开始大量种植茉莉花,用于窨制花茶。自小耳濡目染,或者说对茶天然的亲近与爱好,上世纪70年代,见身边有些朋友自

1  2  3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