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泉窑的独特魅力
发布时间 2011-07-07 浏览 50070 次
响,装饰方面大量使用刻花或辅以划的手法,釉色青中泛黄或泛灰。约在十二世纪晚期,也就是从南宋中期开始,烧制成熟了著名的粉青釉。稍后至元代前期,胎薄釉厚的梅子青釉烧制成功,使龙泉窑达到鼎盛。从化学成份上看,粉青釉和梅子青釉的瓷胎中AL2O3含量高于越窑青瓷,大部分在20℅以上,采用精细的淘洗技术,经提高原料中高岭土矿物和绢云母矿物细颗粒部分的含量,从而提高了瓷胎的精细程度。这一时期的龙泉窑制品,釉中所含CaO降低,而K2O的含量提高,使烧成温度相应提高,釉的烧成温度范围变宽,使瓷质有了很大进步。

而且龙泉窑瓷器胎骨多为胎骨呈灰色,釉色多为艾叶青或略为偏黄的色彩,透明度和光亮度较好,刻划的纹饰清晰明亮。这种表现方法是充分利用釉层厚薄所呈现出来的深浅不同的青色效果,坯体刻划纹饰的地方比坯体表面要深,施釉后凹下的部位积釉较厚而颜色深,所刻的纹样就清楚地呈现出来。另外刻划时所用刀法的变化有宽有窄,有深有浅,运刀的轻重缓急体现出刻线的节奏与韵律,从而赋予刻划纹舒展、流畅自如的艺术魅力。

1  2  3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