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主题:钧窑的历史文化知识
下一主题:宋官窑粉青碗的鉴赏
公元1680年,康熙王朝派工部虞衡司郎中藏应选到景德镇驻厂督造瓷器,人们习惯将这段时期的官窑称作“藏窑”。据《景德镇陶录》所载,藏窑瓷器“土坯腻,质莹薄,诸色兼备;有蛇皮绿,鳝鱼黄、吉翠、黄斑点四种尤佳”。江西省文化厅所编《中国古代瓷器基础知识》一书中介绍,“从传世康熙官窑瓷器的情况看,藏窑产品中鳝鱼黄和黄斑点还没有实物得到证实”。笔者终于从一件传世的蒜头瓶中,找到了初步答案。
图:康熙藏窑珍瓷黄斑点
此蒜头瓶高18.3厘米,足径7.4厘米,属高温釉器,器底无釉、无款识,器形规整,胎质细腻,底部有旋轮痕,露胎处呈微红色,侧光下有闪点,胎体较薄但分量偏重;釉水肥厚、莹润、透亮;口沿至瓶颈处为黄红色釉,瓶颈以下的釉色较暗,釉里有层层的黄色斑点,釉面有酥光,十分精美。
通过对蒜头瓶基本特征的描述,笔者认为此器物为有史料记载,但无实物证实的藏窑———黄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