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卖行赝品频出 谁给拍卖品保真
发布时间 2011-07-15 浏览 49655 次

近年来,艺术品投资市场一片红火,拍卖品价格屡创“天价”。在艺术品投资价值越发凸显的今天,一些不法商家抓住“商机”制造赝品在拍卖会上滥竽充数。业内人士认为,可借鉴国外的做法,确保被拍卖的艺术品“保真”。

  据统计,近年来成交的30多幅20世纪重要画作,被鉴定确认为赝品,涉及的总金额超过3000万英镑。其中包括佳士得拍卖行以350万英镑拍出的恩斯特作品《人群》、以6.7万英镑售出的坎彭东克作品《伴随天鹅的女孩》、曾创当时德国拍卖纪录的坎彭东克作品《马匹构成的红色画像》等。

  据了解,现行《拍卖法》第61条明确规定:拍卖人、委托人在拍卖前声明不能保证拍卖标的真伪或者品质,不承担瑕疵担保责任。

  “这条法规制定的初衷,本是为保护拍卖公司合法经营,现在却成为赝品进入拍卖会的庇护伞。这样的条款为拍卖行逃脱责任留下了法律漏洞,导致一些拍卖行明知是赝品也公然上拍。”天津击水律师事务所潘律师告诉记者。

  专家认为,正是由于有关

1  2  3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