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元时期汝、官、哥窑的特点
发布时间 2011-07-22 浏览 51966 次
汝州玛瑙石,以使釉色呈现出纯净的天青色。

宋代宫廷用汝窑器物一般均采用满釉支烧,为了避免窑炉内杂质的污染,需用匣钵装好,并将器物用垫圈和支钉垫起,以防止与匣钵粘连。高濂的《遵生八笺》说汝窑“底有芝麻细小挣钉”。在器物底部可见细如芝麻状的支钉痕3、5、7个,6个支钉的很少,痕迹很浅,大小如粟米,支烧的器物都规整不变形,表明其炼泥、成型、装烧技艺之高超。支痕断裂处可见香灰胎色。一般器物,口径在14厘米以下的为3个支钉,14厘米以上的为5个支钉。但也有例外,如上海博物馆藏敞口盘,口径大17厘米,也为3个支钉。尊、瓶之类的器物用圈垫垫烧。张公巷的器物呈圆形支钉,盘、碗底部仅见细如芝麻的小支钉痕3枚至5枚,支痕断裂处可见香灰胎色。蟒川严和店、大峪东沟一带汝窑器多无支钉痕,个别碗、套盒、凹足钵、洗、器盖等用垫饼支烧工艺。

汝瓷开片堪称一绝,开片的形成,开始时是器物于高温焙烧下产生的一种釉表缺陷,行话叫“崩釉”。但汝窑的艺匠们将这种难以控制的、千变万化的釉病,通过人为的操作,转换为一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