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作风敦厚古朴,线型圆浑柔和,体态俊秀优美。这些特点,雍王府出土的青花梅瓶都当之无愧;一般来说,明前期的瓷器体型较大,成化以后多为玲珑小件,雍王府出土的青花梅瓶属于大型;最主要的一点,即青花的颜料,永乐年间瓷器大部分使用特殊的“苏泥渤青”(也有叫“苏麻离青”的),其后则使用国产颜料。那种颜料传说是郑和下西洋时,从伊斯兰地区带回来的。“苏泥渤青”颜料因高铁低锰,在适当的火候下,能烧出蓝宝石一样鲜艳的色泽。由于含铁量高,往往会在青花部位出现黑疵结晶斑点,呈星状点滴晕散。这种自然烧成的黑斑,迎风侧视或用手抚摩高低不平,和浓艳的青蓝色相映成趣。由于“苏泥渤青”形成的釉层晶莹肥厚,致使青花深沉含蓄,给人以凝重的质感。上述颜料带来的特色,成为永乐青花瓷无法模仿的成功秘诀。宣德青花瓷器虽也使用“苏泥渤青”釉料,但胎骨较厚。雍王府出土的青花梅瓶,底釉白中闪青,色泽滋润匀净,青花浓重艳丽,自然晕散,黑斑星罗棋布,花卉纹饰上有浓淡的立体感,不是典型的永乐年间作品,倒是咄咄怪事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