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主题:紫砂壶制作工艺装饰篇
下一主题:紫砂壶制作工艺装饰篇
粉珐琅彩是紫砂壶传统装饰技法之一。原称“瓷胎画珐琅”,国外称“蔷薇彩”。为清?康熙宫廷御用器,清?康熙时创烧。它使用外来原料,色种多,色彩控制准确,画面有立体感。工巧精细,富丽堂皇,是一种釉上彩。紫砂壶珐琅彩装饰是从景德镇瓷胎装饰上引用而来。它在烧成的紫砂壶器胎上作画,作书,再入炉烘烤而成。主要成分是硼酸盐和硅酸盐的混合物,在不透明的白色易溶的珐琅料中,加入适量金属氧化物色素,即成具有色泽的珐琅彩。紫砂壶珐琅彩装饰始于清?康熙时期,亦盛于清康熙、雍正、乾隆时期,制器专供“内庭秘玩”。康熙时,一般以黄、蓝、红、豆绿、绛紫等色作地,用双勾法仿铜胎珐琅形式描绘花纹。雍正时,和五彩技法结合,多在胎器上彩绘。乾隆时,仿西洋油画作画,画面人物题材增多。紫砂壶珐琅彩装饰器,多通行于这一时期,多宫廷器用。留传至今的画珐琅《牡丹方壶》,现存台北故宫博物院藏。这件珐琅彩作品,底铭“康熙御制”款,造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