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主题:埃塞俄比亚发展茶叶种
下一主题:淅川农民“生态茶”上
走进山东莒南洙边镇,漫步在绿油油的无公害茶叶标准化示范区,随处可见茶农忙碌的采茶身影。西夹河村茶农葛秀选一句幽默的话引来了满园的笑声:“农业标准化好啊!你看,我这0.3公顷茶园,就是标准化种植,茶树不吃化肥吃豆饼,到季节,撕巴撕巴就是钱啊。”他举起手中的一个塑料桶说:“这一小桶茶叶,就能卖个七八百元。”
葛秀选的话一点也不夸张,茶叶没实行标准化种植以前,都是零散栽种,随意管理,由于农药残留超标等原因,茶叶质量不高,因此卖不上好价钱,单产一年也就能赚个1000多元。2004年,在当地政府、质量技监局等部门的大力推动下,茶叶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成了。实行标准化种植以来,茶叶的行情逐年看好,新鲜茶叶在最好的时候每公斤能卖到800元,一方便袋就能卖几百元,0.06公顷地一年能赚上七八千元,标准化种植让茶农彻底翻了身。
莒南县引进茶叶种植已有50年的历史,是我国北方茶区最早实施南茶北移的县区之一。近年来,该县充分发挥质监、农业等部门的作用,积极探索茶叶种植新技术,成功创出“矮壮法”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