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陶瓷瓶的分类造型(一)
发布时间 2011-08-04 浏览 53245 次
。宋代定窑、官窑、哥窑、龙泉窑等多有烧制。 多管瓶:又称牛角罐,冥器。流行于宋的一种瓶(罐)式。因瓶肩部各面分布着直立的多棱形或圆形管而的名。瓶直口,上有花纽盖,瓶身有圆管式和多级塔式,有五管、六管之分;管中空,多与瓶不通。龙泉窑烧制数量较大,此外磁州窑也有烧制,北方磁州窑制品的瓶体较肥硕,肩部直立的六管短而粗。

洗口瓶:瓶式之一。因瓶口似浅洗而得名。流行于宋,以龙泉窑烧制量最大。南北各窑场所烧制的洗口瓶,归纳起来可分为两种:一种为洗口,直颈,折肩,筒式腹,浅圈足;另一种是洗口,长颈,扁圆腹,圈足。

琮式瓶:仿新石器时代玉琮造型的一种瓶。圆口,短颈,方柱形长身,圈足,口,足大小相若,有的器身四面有凸起的横线装饰。最早的瓷质琮式瓶见于南宋官窑与龙泉窑器,明代石湾窑此类造型多施月白釉。入清以后,器身横线装饰演变为八卦纹,故后期又称为“八卦瓶”。

蒜头瓶:瓶式之一。仿秦汉时期陶瓷造型。因瓶口似蒜头形而得名,瓷质蒜头瓶宋代始烧,流行于明,清时期。基本形状为口

1  2  3  4  5  6  7  8  9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