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陶瓷鼎的分类造型
发布时间 2011-08-05 浏览 50809 次
葬品,部分陶制品有彩绘装饰。西汉中期鼎的腹面出现两个并列的圆眼形凸起,晚期演变为兽面纹。明、清时期江西景德镇和福建德化窑仿商周青铜器制作出瓷鼎,成为高档的陈设瓷器。

盘形鼎:鼎式之一,炊具,陶制品,因器身似盘形而得名。距今6000-4000年的新石器时代马家浜、大汶口等文化遗迹中均有发现。战国时期造型多为仿青铜礼器形式,敞口,折沿,器身似盘形,有半环形耳,平底,三足外撇。

釜形鼎: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的一种陶质鼎式,顺形为半形环耳,器身似釜,平底,圆柱形三足。

兽首鼎: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的鼎式之一,仿青铜礼器,陶或原始青瓷制品,江南地区出土较多。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的原始青瓷兽首三足鼎,器形为广口,窄沿,浅直腹,平底,兽蹄形三足,口沿一侧贴塑有直立的兽头,与之相对一侧贴短尾。兽首高昂,双目外突,额上有双角。在兽首与尾之间,有对称的长方形折边立式双耳。

蜂形耳鼎: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的陶质鼎式之一。口沿平折,上贴山逢形竖耳,浅腹,平底,圆锥形足微向外撇。

1  2  3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