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主题:陶器品种之紫砂
下一主题:五谷丰登图案
宜兴紫砂壶陶器的制作历史久远,是中国传统文化遗产的魂宝。它不但具有良好的实用性,在历史上由于文人墨客的参入,使其具有独特的艺术性,使紫砂壶陶更赋予文化的气息。在历史上由于各朝各代的社会背景及使用者的好恶不同,因此每个时期会有某些地方,在形式上有所不同。根据紫砂壶陶发展的历史特征,有前辈把紫砂壶陶的器形演变归纳为八个时期:
1:草创期。正德年代以前,以瓦罐、缸器为主,以物用为主。到宋代则有类似茶壶的水壶,以加釉器为多。
2:初创期。自正德至十六世纪末年,约百年历史。金沙僧的作品既无枚章,因此已难能考证实在的器物。
3:第一期筋纹期。以筋纹型作为第一期,如供春之六瓣圆囊壶亦列入筋纹器的话,此期的时间由正德八年,西元1513年至鸣远的十八世纪初为阶段。以整个第一期筋纹型来涵盖整个明末清初,仅可以说筋纹是这个时期独有的特色。
4:第二期自然型期。自然型的说法,应该是器物完全与自然界的花、果、树、草、动物,绝对相象。陈鸣远一生,可以说是自然型的代表,年代从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