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人都有极高的艺术修养,从传统绘画、书法、篆刻等艺术中借鉴、吸收精华,并巧妙地应用到竹刻作品中。所刻作品神形兼备,意境悠远,留下了风格鲜明、美轮美奂的竹刻艺术品,并且影响了后世竹雕的流传风格,嘉定派也成为了当时全国竹刻艺术最大的流派。其后涌现了一大批竹刻名家,代表有:侯崤曾、沈大生、、王之羽、王质、吴之潘、施天章、封锡禄、周颢、顾珏、张希黄等。金陵派则由濮仲谦创立,竹刻特点偏向中国文人画形式,工艺上以天然形态稍加凿磨,技法以浅刻为主,时人称之“大璞不斫”。作品以刀代笔显现笔墨意趣,境界“简朴高雅”,流传作品文人气息浓郁,艺术品位高,其后的代表人物有潘西凤、方洁等。
竹刻在中国传统艺术品中以独立的门类存在,工艺精美,艺术价值高,传世作品种类丰富各具特色,其中以圆雕、笔筒、笔搁等最富盛名。各类竹刻文房用器自古就是皇家贵胄、文人雅士争向购藏之物。如乾隆皇帝就对竹雕笔筒情有独钟,不仅在宫中收藏了许多竹刻笔筒,并在朱三松《青菜图》、《仕女图》等笔筒上留有其御题及印章,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