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正德、嘉靖时期的白釉瓷有什么特点?—瓷器问答第四十九问
发布时间 2011-08-09 浏览 51631 次

答:正德白釉瓷,早期与成化、弘治两朝基本相似,中后期胎体逐渐厚重,大件器物增多。制作粗糙不规整,花瓶等有明显的接痕。嘉靖白釉瓷造型、色彩多样,釉面肥厚光润,纯净无杂呈乳白色。


明嘉靖 白釉划云龙纹梅瓶

◆正德白釉瓷

正德白釉瓷盘碗类陶瓷日用品的胎体和口沿较薄,底面常常下塌,足内有放射状跳刀痕。有的足心似乳状突起,足脊留有切削的棱角或刮削痕。足端出现粘砂、火石红痕。底釉面一般较细润,积釉处能用肉眼看见细密的气泡,白釉多青中闪灰,釉面因光亮清澈,透明度强,被称之为“亮青釉”。

◆嘉靖白釉瓷

嘉靖白釉瓷器制作粗糙,瓶罐类接痕明显,并常有烧结不坚固,断裂脱落现象,尤其是器类接痕更为显著。盘碗类圆器大件变形较多,底心下塌和器壁下垂现象都较严重。碗类常有在口沿刷深褐色酱釉作为装饰的习惯,器底大多施“亮青釉”,圈足为外敛内直壁式。嘉靖民窑也有在器物

1  2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网站统计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