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主题:古代陶瓷盘的造型分类
下一主题:古代陶瓷壶的造型分类
提梁壶始于北宋,流行于明、清时期的一种壶式。北宋时期有耀州窑刻飞凤穿花纹龙流提梁壶,小口内敛,丰肩鼓腹,下部贴有三足,仰首张口的龙头为壶流,拱形提梁装于肩部,靠壶流一侧的提梁上骑一小猴。壶体设计精巧,构思新颖。定窑烧造的瓜形提梁壶比较多,壶口内凹,壶体作瓜棱形,提梁有缠绕的瓜藤式、藤编式等。提梁前部一般分为三股,每股附有模印花饰与壶体相连接。这种壶式在北方辽墓中出土比较多。重庆市博物馆收藏元代青白釉龙柄壶,造型别致,六棱形壶体上趴伏一曲体龙,龙首外伸作流,拱起的龙身为提梁,生动而神奇。明代提梁壶以万历时期的为代表,壶体有瓜形、球形、六棱形等式样,提梁有高、低之别;少数为窗柜式,或在壶肩部有双竖系,双系之间穿半环形金属提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