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陶瓷壶的造型分类(上)
发布时间 2011-08-12 浏览 52498 次

扁壶又名土甲,始于新石器时代晚期的陶制容器。瓷器制品最先流行于西晋。造型为直口,溜肩,扁圆腹,外撇高圈足,器腹两侧有对称双系,便于系绳背挂。江苏金坛白塔乡惠群村出土的一件,腹下部“紫是会稽上虞范休可作土甲者也”;浙江上虞百官镇外严西晋墓出土的一件,足底划“先姑土甲一枚”,可知此器在当时的名称。上述两件均为青瓷器。江西九江出土的铜质器及湖北江陵纪南城出土的漆器,均有自铭“土甲”、“钾”或“柙”,只是根据质地的不同,偏旁从“土”、从“金”或从“木”。宋以后,依其形而名之,改称扁壶。

1984年出土于安徽合肥西郊的隋淮南窑青釉刻花盘口式四系壶。唐、宋时期较为流行,壶式有扁圆等多种式样,有黄釉、黑釉、白釉、青釉、白釉绿彩等。


早期青瓷扁壶

匏壶流行于战国至汉代的一种壶式。器形似匏瓜状,是盛酒或水的容器。匏壶的质地有泥质陶、印纹硬陶、釉陶和原始青瓷。有的匏壶由

1  2  3  4  5  6  7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