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主题:明、清官窑瓷器的造型
下一主题:功名富贵图案
款(瓷器上的文字标志)的称呼借自青铜器。款被瓷器借用来称呼器物身上的文字标志。
帝王年号款
明、清官窑瓷器上的款式主要是帝王年号款,明永乐年间始见,其后明、清两代绝大多数王朝(明代洪武、正统、景泰、天顺、泰昌、天启、崇祯,清顺治八朝除外)的官窑器上都书有此类款。永乐时期的完整器-青花压手杯、白釉高足杯上仅见四字篆书款(在内底心)。另外,景德镇瓷器厂遗址出土有"永乐元年"、"永乐肆年"楷书款残瓶。宣德官窑器绝大多数有帝王年号款。六字一行楷款(又称匾额款)多用于青花琢器,六字二行、三行双圈楷款多见于圆器,四字篆书款多见于孔雀绿釉、天青釉高足碗,四字楷书、六字竖行楷款极少。成化官窑,斗彩器多六字二行方框楷款,其它品种多六字二行双圈楷款,高足碗多六字一行楷款。弘治朝多六字双圈楷款。正德朝多六字、四字双圈楷款。嘉靖朝大器上多见六字一行楷款,其余多六字二行双圈楷款。隆庆年间多见六字二行双圈楷款,与其它朝不同的是,其官窑帝王年号款多大明隆庆年造",而其它朝代一律用"大明